劉繼廣 管志澤
摘 要:我國國土非常廣闊,地形具有復雜性,是突發性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這兩年來,突發性災害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財產。現在我國許多人都致力研究應急物流,使應急物流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應急物流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順利實施應急物流,所以相關的應急物流物流的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應急物資;概述;管理現狀;對策分析
應急物資主要特點
一是時間緊,而應急物資的需求又具有延遲性,當災害發生時,就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應急物資送到災區現場,應急物理的反應快速對救災工作非常有利。二是災害的種類,發生的地區的時間對數量和應急物資的數量和品種要求非常高。所有類型的災害的應急物資都是包含醫療用品的,然而,醫療用品又包含生命救助類、防護用品類以及生命支持類,每一類又包含很多品種。三是根據災區和群眾的數量,無法提前預知物資的需求數量,甚至有些因為環境等原因的影響還會蔓延和擴大,使物資的需求數量更加不確定。受災的面積非常廣大,使通訊中斷,引起災區和外界信息交流被阻斷。許多大型地震在物資需求統計工作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目前我國應急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現行的應急物流保障管理機制不健全
當發生災害后,我國的應急物流為主的就是行政命令,為了順利處理危機,各地政府就會迅速地組成處理小組,將處理危機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這種工作方式可以快速地完成工作流程,統一對應急物資進行組織,保障物資快速到達災區,整體秩序紊亂、效率低和成本高等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法制化的保障。
應急物流管理隊伍與裝備缺乏專業化
應急物資具有滿足受災人數、需求頻率高、需求量大、物資的來源廣、運輸環境惡劣、路途遙遠等特點,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當災害發生的過程中,由于現在我國嚴重缺少專業的物流設備和工作人員,各個區域沒有專業的應急隊伍,對自身無法進行自救。除了上述所說的問題,運輸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運輸的工具與發達國家相比比較落后,主要的運輸形式就是公路和鐵路,這種運輸方式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應急物流的運輸效率。
應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現在我國應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就會出現信息傳遞錯誤的情況發生,原因是缺少物流信息的發布平臺,使應急指揮部不能準確地掌握應急物資的需求,造成分析判斷嚴重不準確。
應急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
應急物資的發放,一般都是通過政府進行發放,其效率低,發放面小。應急物流配送的系統不完善,使運輸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造成多方管理、內容重復等問題。我國許多的應急資源都來源于應急捐贈,如果信息傳遞不暢通,捐助資源的種類以及時間就會出現問題,造成應急物資的缺乏,而后期應急物資飽和后,救援物資還在配送,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我國應急物流管理的對策分析
構建三位一體的應急物流管理保障體系
我國的應急物資應該保障統一由政府指揮、基礎設施以及緊急通道三位一體進行構建。
政府指揮
在組織指揮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有效的應急制度,明確責任,保障在災害發生后物資及時送到災區現場。建立完善的指揮機構和運作系統,有效地協調國內外的資源,進行統一使用,政府有關部門組織應急款項和應急物資;緊急動員相關的單位進行生產物資;使用有效的措施減少不利于災害的處理障礙。應急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時,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演習以破除技術障礙。
緊急通道能力
通過制定國家緊急通道的機制,建立專用通道,簡化運輸時間,使應急物資快速地通過海關、機場等,使搶險救災人員和應急物資快速地到達受災現場。與大型的物流公司簽訂協議或者臨時協議,與物流公司提出緊急運輸的要求,保障專用通道等基礎設施。
構建應急物流信息網絡
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應該通過組織物流中心、企業加盟等模式,使加盟物流中心和企業的網絡之間有效地連接,并且一定要嚴格地遵守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組成應急物流的系統,及時發布災害情況、運輸和倉儲的最新信息。
確立“軍地物流一體化”應急物流模式
應急物流的工作具有系統化和專業化,應該都建軍地物流一體化的工作系統,并且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軍隊和當地政府進行合作,整合軍隊和地方物流,使軍隊和地方物流保持統一性。
建立供應鏈應急物流管理配送體系
通過應急指揮中心,優化電商系統的應急配送系統,減少物流的環節,簡化過程,加強應急指揮中心與電商系統的應急物配送系統之間的聯系,提高應急物流配送的工作能力。結合大型的物流企業進行應急物資的配送,整合國內外對我們有利的資源,做好協調工作,制定完善的合作制度。
(作者單位:河南濮陽國家糧食儲備庫)
【參考文獻】
[1]方靜,陳建校.我國應急物流系統構建探析[J].交通企業管理,2009(08).
[2]余朵茍,何世偉.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科技,2008(11).
[3]張紅.我國應急物資儲備制度的完善[J].應急管理,2009(03).
[4]劉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應急物資的儲備與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