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朝霞
摘 要:廉政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內部管理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這不僅關系著學校的自身建設與發展,更密切地關系著師生的素質及文化水平發展情況。高職院校近年來發展迅速,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進一步重視。本文重點闡述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現狀,以及如何通過發揮內部審計來實現自身廉政文化建設的質量提升,促進高職院校內涵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廉政文化建設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社會上的影響也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學校內部管理質量,尤其是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成為了高職院校應該重視的主要工作。通過發揮內部審計來推進高職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設進程,是目前比較適宜的方法。
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現狀
廉政文化建設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人才培養資格的重要考量標準。目前,高職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理論學習。通過文件學習、培訓、黨課及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種形式,將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與內容灌輸到學校教職員工的頭腦當中。其次,營造廉政文化學習氛圍。通過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動,將理論化的廉政文化建設內容與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相結合,增強教職員工感性認識,促進教職員工的理性思考。再次,完善廉政文化建設制度。通過領導班子自身廉政建設,將廉政文化建設內容具體化、規范化,改變廉政文化建設過于虛無縹緲的現狀,讓學校的廉政文化建設形成制度與體系,構建一整套能夠參考與執行的規范。總體來說,當前時期的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值得我們高度肯定。
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問題分析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需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尤其信息化、社會意識多元化逐漸加劇,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在開展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歸咎起來,就是缺乏一個統一的、嚴肅的、具有較強約束力的審計與監督。
缺乏內部審計監督的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雖也能各司其職,但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與約束,各部門的工作也難以形成完整的體系。在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操作與工作中難以衡量具體成效,也難以將諸如文化活動、宣傳教育等以量化的手段加以考察和評價,這不僅會讓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陷入僵局,也會給一些違法違規分子有可乘之機。
加強內部審計在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中作用的措施
加強內部審計,提升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質量是大學文化工作的主要方向,而如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筆者認為,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進。
樹立科學的工作意識
廉政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學校的一項必須工作,同時,作為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還需要正視廉政文化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要認真學習廉政文化建設基本理論與成功經驗,要將理論與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這樣才能夠端正工作意識、找到工作方法,才能夠將內部審計真正融合到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來,為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打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加強內部審計對廉政文化建設活動的監督
將內部審計應用于高職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設當中,并不是進行單獨的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及運作,而是要將兩者充分融合,在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措施基礎之上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指導。首先,確立廉政文化建設內審問責制度,將廉政文化建設工作與具體責任相結合,通過制定具體的工作流程、內容、目標等,確定學校領導者、管理者的具體責任,加強他們的工作主動性與自律性,避免“兩面派”現象產生。其次,落實宣傳教育活動的考評體系及審計指標,將宣傳教育落實到實際工作成績與數據當中來,如宣傳周期、教育內容、預期人數及成效反饋,并且將這些數據與組織者、管理者的個人績效相結合,激發他們的工作主動性與創新性,提升廉政文化建設的內涵質量。再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審計監督。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的中堅力量,也是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力量,教師隊伍的素質是否達標,關系著廉政文化建設是否有力、是否廣泛。
加強內部審計的財務審計監督
為更好地推進高職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設,在內部審計工作中,要加強財務審計監督力度。財務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辦事程序。特別是應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基建、修繕工程招標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等大宗物資的采購管理制度,招生、考試、收費管理制度,科研項目和管理經費制度等,使高職院校各項工作有規可循,有章可依。
結語
高職院校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時,應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這一工具的積極作用,通過獨立的監督和評價活動揭露經濟活動中的舞弊行為,有效預防、防止經濟上不廉潔行為的發生。同時,高職院校應健全系統性和配套性的審計制度,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配備高素質的審計人員,逐步提升審計力度、方法及技術,高質量地開展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高中華.國內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須把握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16(02).
[2]張曉萍.廣播電視大學廉政文化建設與懲防體系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