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昊
摘 要:由于經濟發展的勢頭迅猛,企業間的競爭力也日益加大,企業人力資源績效和薪酬福利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優秀的績效和薪酬可以為企業帶來足夠的人才動力和人才優勢。本文通過對人力績效與薪酬福利的交互管理、在企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完善進行分析,探究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與薪酬;風險管理
人力資源績效與薪酬福利在企業中的交互關系
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環節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績效,二是薪酬。績效和薪酬之間交互關系復雜,兩者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其可以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及工作潛能,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在新經濟時代中,績效和薪酬儼然已成為一種特殊的管理模式。績效,顧名思義,是一種職工業績數據的體現。假使職工的業績被認可,自身對企業的價值也會得到肯定,從而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薪酬,包含于績效之中,如若薪酬配置不公平,會直接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人力資源績效與薪酬福利在企業中存在的問題
未形成科學的管理方式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測試職工的工作水平除了是績效考核的主要目的,還是評定職工薪酬待遇的重要標準。由于大多數企業都未形成科學的管理方式,評定績效和薪酬福利的指標較為單一,導致其激勵職工的作用不明顯。其中,最重要的缺陷是評定內容比較單一,例如,僅通過職工的業績進行績效和薪酬福利分配,或僅通過管理層的喜好對職工進行評定,不能達到最大意義上的公平。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制度評定標準中存在的大量扣分標準也會減少職工的工作激情,這也是不科學管理方式的體現。
沒有完善的分配方式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績效和薪酬福利分配方式應充分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目前,多數企業都采取平均分配的傳統分配方式。這種分配制度十分不完善,缺乏公開性并且透明度低,致使許多職工不能了解企業的分配制度,進而缺乏對自身所能實現價值的衡量。如果不完善的分配制度長期應用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有潛力的職工就無法獲得相應的報酬或升職空間,從而企業的發展也會相對滯后。
自我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自我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職工通過對自身實際情況的評估,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績效和薪酬福利標準。這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有利于職工發現自身不足,通過多種途徑提升自己,進而使職工本身和企業達成雙贏。但這種管理方式也存在不足,例如,職工對自身績效與薪酬評定時會與同事間進行比較,可能出現績效造假的情況,導致職工關系處理出現困難。由于職工自身素質和水平的局限性,也導致這種新型管理方式實施較為困難。
人力資源績效與福利風險的應對策略
構建科學的績效和薪酬管理體制
企業績效和薪酬福利管理是多樣性的,不是單一形式的管理。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多方位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管理體制,發揮出體制的真正效果。首先,企業應對自身管理體制進行充分了解,與其他類似先進企業進行對比,發現自身不足之處。其次,通過專業人員在現有基礎上,對企業管理體制進行更改。最后,不斷完善已有制度,建立較為科學的績效和薪酬管理體制。科學的管理體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完善的。
強化績效和薪酬考核規劃及標準
企業管理層職工應時刻宣傳考核規劃和考核標準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引起企業職工對績效功能的重視,達到企業的宣傳目的。第一,通過切實與職工溝通的方式,了解職工對績效和薪酬評定的真實想法,比如發放表格,讓職工填寫對企業的要求;第二,成立定向部門,匯總多數職工的意愿;第三,通過采集的基本信息,制定出強化績效和薪酬考核的規劃與標準。公正的績效薪酬考核制度能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提升職工的工作效率。
建立積極的績效和薪酬激勵導向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企業會通過自身獲利對職工的績效和薪酬福利進行動態調整。一般情況下,職工所得工資是企業本身獲利的40%~50%。如若職工工資較高,會導致企業自身獲利下降,可能出現運行周轉問題;如若職工工資過低,會造成企業內部人才流失并且難以吸引新的人才,導致企業競爭力大打折扣。設立動態的績效和薪酬福利激勵導向,可以激發職工的工作潛能,為企業增加更多利益。企業可以通過發紅包或增添加班費、下午茶的方式構建合理的動態績效、薪酬激勵導向。
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績效和薪酬福利是企業高速發展的關鍵環節。由于績效和薪酬福利與人才引進和發展有直接關系,所以企業應通過建立科學的績效和薪酬福利制度、強化績效和薪酬福利標準、構建積極的績效和薪酬福利導向這三個方面完善自身體制,形成吸引人才——發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通過與其他企業不斷競爭,從中獲取大量利潤促進自身發展。
(作者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參考文獻】
[1]胡文龍,王明明.淺析企業績效與薪酬福利待遇[J].青年時代,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