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張紅霞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油氣資源已經成為當前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資源,所以油田企業的發展必然要與時俱進,實行有效的管理,以便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擴大油田企業的規模。下文中,筆者就油田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徑展開論述,以期為促進油田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田企業;成本管理;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油田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成本管理意識
在油田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許多企業管理人員不能充分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其大都將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集中于油田的開發與開采的過程中,注重各個生產工序的調配,注重生產經營及投資過程中怎樣才能夠節約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并沒有將成本管理的實際要求進行落實,從而導致油田企業的成本管理并不能有效地實行。
缺少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成本管理是當前企業減少資金投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企業取得較大利益收入的最重要手段,但是當前油田企業在進行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大都會受到傳統的生產成本觀念限制,導致其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僅僅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控制,只單純地對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資金進行預算,而并沒有將其與生產過程相結合,導致成本管理不到位。且在進行油田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受到局限,沒能將其滲透在油田的研究、開發、加工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中,導致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陳舊,缺少創新思維,限制了企業經濟收益的增長[1]。
缺少成本管理制度
當前油田企業在進行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從節約資源這一方面入手,減少工作人員的成本經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節約資源的作用,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并不能把握重點內容,進行成本管理,也沒能使成本管理結合當前市場競爭的趨勢和油田的長遠發展進行策劃,從而導致成本管理欠缺長遠利益的眼光,缺少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不能明確成本管理的目的和結果,也不能建立合理的成本監督部門,也沒有對油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明確的分工,這樣就不能很好地提升企業成本的管理效率。
不能將管理與成本核算相結合
成本管理離不開成本核算工作,但是當前油田企業忽視了成本核算的工作,導致成本管理缺少資料支持,缺少成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也就不能有充足的數據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行分析,成本的核算工作就不能有效開展,從而導致各個項目的投入核算不清,給企業的資金流動帶來了嚴重的困難。
如何加強油田企業成本管理
科學合理地進行企業成本管理
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梳理正確的企業成本管理觀念,需要合理地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考慮,并集中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管理,可以通過設立工作小組,培養精干的企業工作人員,合理對成本管理的范圍和工作重點進行歸納,提升成本管理的力度和時效性,以更好地開展成本管理[2]。
創新管理理念,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在油田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豐富成本管理的方法,改變單一的成本管理內容,以便于成本管理能夠滲透到油田企業的各個環節中,其不僅以節約資金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夠合理地進行資金投入并提升成本的應用價值,在保證企業經濟利益的前提下,提升企業所獲得的經濟收益。
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
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人員需要根據企業的生產狀況及市場行情合理制定成本管理的戰略,采用先進化的成本管理方式進行企業成本管理,并且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企業的預算執行程序,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進行有效預算,并進行年度考核,將財務結算的程序規范化,建立適合的監督管理機制,以便能夠有效地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監督,進一步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將成本管理與成本核算進行結合
進行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夠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讓成本管理有據可依,有據可循。所以,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公開性的成本核算,以便于實現成本管理的透明化,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學合理性。此外,加強成本核算,需要對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數據進行定期檢查,并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據,從而保證成本管理的效率及時效性[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油田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提升管理人員對企業成本管理的意識,創新企業成本管理理念,使用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制度體系,并將成本管理與成本核算進行整合,在發揮成本管理實際效能的基礎上,合理地進行企業的資金投入,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進一步促進油田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單位:長慶油田)
【參考文獻】
[1]施曾艷,高巖,張婷婷,等.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油田企業成本核算和控制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 2017(05).
[2]李玉華,王小龍,吳杰.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全員作業標準成本管理實踐[J].財會月刊,2016(01).
[3]范智慧, 邴紹獻, 趙小軍,等.低油價下油田企業效益產量確定方法探討[J].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