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寶林
摘 要: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和規模日新月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促動下,以及受消費者需求和政府大力支持的影響,跨境電商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階段。然而目前跨境物流行業相對滯后,而且存在諸多弊端,基于此,作為一種新興且獨具優勢的物流模式--海外倉應運而生。其中海外倉建設的選址問題尤為關鍵,本文以此為視角,探究了海外倉庫選址的意義、原則及淺要流程,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跨境物流;海外倉;選址;電子商務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在成為國家經濟新增長點的同時,也對物流行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和壓力。尤其是近幾年迅速崛起的跨境電商,不僅顛覆了以往國際貿易形式,而且充分驗證了傳統跨境物流模式的弊端。在此背景下,海外倉建設迫在眉睫。所謂海外倉,簡單來講是指在海外建設物流倉儲基地,跨境電商企業預先將貨物在倉庫內存儲好,當消費者下單后可以采取就近一致的原則進行發貨,具有類似于快遞的特征。海外倉的出現是解決跨境物流瓶頸的必要突破,更是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重要途徑。海外倉建設的首要環節就是倉址選擇,只有確保科學、周全和長遠的設計,才會發揮其最佳的倉儲作用,進而為跨境電商與物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海外倉對跨境物流的優勢意義
海外倉最大的優勢意義在于能夠縮短派送時間,并且確保商品的質量,進而提升當地消費者對跨境產品的認可,最終實現跨境電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具體如下:首先,海外倉能夠提升跨境物流的效率,并簡化了運送流程,而且會根據消費者購物需求進行智能化分配、包裝和運送,極大縮短了物流運輸時間。其次,由于各國電子商務都會有定期的促銷活動,尤其是重大節日來臨之時,物流行業因此會面臨巨大的發貨考驗。貨物的積壓與速度的滯后不僅會造成消費者購物體驗的下降,同時商品運輸還會造成一定比例的損失。而海外倉的構建恰好可以根據同期銷售預測,進而事先預備好足夠的貨物,這樣能夠有效避開跨境物流高峰期的各個階段。最后,海外倉的設立還能夠降低物流成本。由于通過整箱集中運送的方式,因此商品運費隨之降低,而且更加有助于倉庫管理的針對性和高效性。此外,海外倉的出現不僅是跨境電商謀求升級發展的新突破,而且順應了物流縱深發展的趨勢。隨著海外倉功能研發日趨多元化,除了倉儲和智能配送外,還可以提高服務質量,并精準收集消費需求信息,并提供個性化的售后服務及銷售策略,因此是提升電商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途徑。
對我國跨境物流海外倉建設現狀的分析
2.1海外倉數量顯著提升
近年來,跨境電商在我國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與此同時海外倉數量顯著提升。數據顯示,我國海外倉于2013年開始了快速增長的征程,截止到目前,在這4年的時間里年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86%。其中國內主要電商都在積極開拓跨境電商模式,其中阿里巴巴、京東以及唯品會都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倉,因此提升了跨境倉儲、跨境網購業務能力。此外國內多家物流企業也陸續建立了海外倉市場,其中順豐起步最早,目前已經在全球設立30多個海外倉。
2.2海外倉多集中于發達國家和地區
眾所周知,發達國家的消費群體、基礎設施、網絡資源以及電子商務市場都能夠得到保障,不僅有利于跨境電商業務的開展,而且便于跨境物流的建設和運營。因此目前我國海外倉建設多以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例如: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德國等。據權威資料顯示,美國是第一大市場,約占我國跨境海外倉的45%。同時多數自建倉賣家也會選擇美國、德國和英國等國家。此外,從順豐近年來海外倉的布局來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北美、歐洲、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模塊。
2.3海外倉優勢
簡單來講,海外倉的建立不僅能夠縮短物流配送時間、商品損壞率,而且能夠顯著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并推動跨境貿易規模及企業銷售量。目前我國跨境物流海外倉建設模式分為三種,即自建、租用及合作建設模式。其中自建模式的優勢在于經營管理具有自主性,因此產品曝光率會顯著提升,同時激發購物者的消費欲望。而租用模式的優點在于減少建設成本的同時,可以將成本用來完善商品質量和倉庫管理,該模式適用于中小型電商。最后,合作建倉模式的優勢在于規避貿易壁壘,而且物流時間能夠有效降低,同時成本十分低廉。綜上所述,跨境電商企業要根據自身實情科學選擇海外倉構建模式。
海外倉選址應遵循的原則
3.1系統性原則
海外倉的選址要具備長遠發展的眼光,確保全面統籌物流運輸以及倉儲能力,使配送區域基礎設施能夠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做好為跨界電商企業發展的服務,并構建系統化物流網絡。
3.2適應性原則
海外倉的選址應該充分調研當地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潛力,同時結合該地區的物流資源以及政策法規,確保海外配送中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使雙方都能夠通過海外倉實現最佳受益。
3.3協調性原則
海外倉的選址要平衡好物流網絡的各個環節,力爭海外倉在建設之后的生產、運營和管理都能夠相互協調支撐。而且海外倉的設計還要從不同影響因素入手,進而通過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或量化模型以選出最適宜的選址方案。
3.4經濟性原則
海外倉的建設成本十分重要,通常來講,地址多選擇在地價相對較低的地段,同時與客戶或供應商距離較近,能夠形成一定的輻射區域。因此海外倉的布局規劃要遵循經濟性原則,確保經濟與效率的對應統一。
3.5戰略性原則
海外倉的選址應該本著戰略的眼光,最大限度地將當下與未來發展需求統籌兼顧,而且必須理性調研并具有大局意識,使海外倉能夠成為跨界電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淺析跨境物流海外倉選址的流程
4.1充分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工作
海外倉選址意義重大,因此首先要做好相關的信息收集工作,例如當地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現狀及前景,尤其要掌握和了解當地消費人群的特征及市場動態與潛力。另外,還要集思廣益,不僅要得到股東的支持,而且要廣泛征集基層員工的想法,最終結合專家的指導,為海外倉建設調研提供信息保障。
4.2運用SWOT模型分析法
SWOT模型是分析跨界電商海外建倉可行性與否的關鍵依據,該模型能夠針對電商企業外在與內在的優劣勢,進而分析得出企業海外倉建設中機會與威脅孰輕孰重。當得出外部機遇超出威脅以及內部建倉優勢高于劣勢的分析結論后,就說明外建倉具有可行性,因此應該集中精力加大物流資源投入構建海外倉,以確保行業競爭優勢的持久。
4.3宏觀選址
海外倉選址應該積極考慮各種宏觀影響因素,例如:當地政府政策、區域經濟、人文因素、法律因素、地質和氣候因素以及戰略影響因素等。而宏觀選址就是將上述的各個影響因素進行評分加總,即采用加權平均法為決策者提供細化的數據決策,以確保候選方案的質量。
4.4微觀選址
微觀選址的目的就是確保物流成本性價比最高,在次環節中需要明確海外倉服務的具體費用成本,進而利用層次分析法對物流方案展開對比,以量化出實際耗費最小且綜合實力最為可靠穩定的優質方案。微觀選址注重參數、套用公式的引入,更加體現了科學的嚴謹和細節的力量。
結語
總之,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趨勢下對跨境電商產生了機遇和挑戰,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商業競爭的日益加劇,海外倉普及更加顯得勢在必行,進而凸顯其自身強大的優勢。然而海外倉的選址十分講究,只有深入調研當地的實情,進而將各種影響因素有效協調,海外倉的職能作用才會全效凸顯,進而為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持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孫康.海外倉的利弊分析及未來發展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6,(06):29-31.
[2]孟亮,孟京.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模式選擇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7,(06):37-44.
[3]潘意志.海外倉建設與跨境電商物流新模式探索[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5,(09):130-133.
[4]王春芝.高基于扎根理論的服務備件跨境物流協同系統研究[J].物流與供應鏈管理,2015, 27(02):178-186.
[5]吳建功,唐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海外倉建設的必要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