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琦 胡憲武
摘 要:中國地域廣闊,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對旅游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各個地區都更加重視對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希望能夠獲得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溫州作為我國重要的旅游城市,具有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在經濟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雙重變化中,溫州市資源開發也面臨著新的問題。
關鍵詞:溫州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開發利用
溫州市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1.1旅游資源開發原則
與其他產業一樣,旅游資源是旅游行業的發展基礎,有效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是旅游產業持久發展的保證。旅游資源開發,即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客觀存在的旅游資源發揮其經濟價值,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1]通常來講,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在原有資源上的再次深度開發,另一種是開發出全新的旅游資源。兩種類型的資源開發都是為了豐富旅游環境,增加景區的吸引力,帶動景區經濟發展。
旅游資源的開發是為了改善景區環境,讓旅游產業獲得長期發展,因此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保證旅游資源合理有效的開發。
第一,要堅持保護優先原則。旅游資源是有限的,而且開采中的傷害難以修復,如果在開采過程中不注意對資源的保護,會加速旅游資源的枯竭。[2]
第二,要堅持突出景區特色原則。景區特色是其吸引力的保證,游客選擇旅游地點的決定因素便是景區是否具有辨識度。比如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利用東北寒冷的氣候環境,開采冰雕建造冰上樂園,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大型冰雕觀賞地,每年冬天游客絡繹不絕。
第三,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旅游產品與其它一般產品一樣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在進行旅游資源按開發時,要先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市場環境變化與游客需求,結合景區特色,進行有計劃的開采。
第四,要堅持綜合效益原則。旅游資源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在進行資源開發時要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和景區經濟收益。如果為了短期經濟收益而對惡意開采,會對社會生態造成危害,而景區的經濟收益又是其持久運行的物質保障,所以在進行資源開采時要考慮綜合效益。
1.2旅游可持續性發展內涵
旅游資源的開采與利用直接影響到其生態環境質量,因此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得到重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責任,政府、相關旅游部門、公眾都必須要重視。[3]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旅游資源開采的首要原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與公平兼顧。首先要關注經濟效益,更重要的要保證不會傷害后代的生活環境,必須要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同進行。
旅游資源具有其特殊性,對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開采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因為旅游景區具有藝術觀賞性,承載著歷史文化,因此保護旅游資源,促進其可持續性發展也是對歷史文化、民族藝術、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其次,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采也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4]通常,對旅游資源開采可持續性的評價標準是環境承受能力。這一環境承受能力包含了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首先必須要在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內進行開采,不能對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此外,進行資源開采要在一定的經濟預算內進行,過度鋪張會導致經濟收益不足;而且,在社會容納范圍內實施開采工作,這樣可以增加旅游景區的社會親和力,吸引更多游客。
1.3溫州市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其可持續性分析
溫州市位于東南沿海地區,是一座古城。溫州市包含歷史文化,又有壯麗的山河,人文與自然風光相得益彰,為溫州市帶來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溫州市在地貌上屬于是山地丘陵區,高山流水,因此溫州具有姿態各異的自然風光。雁蕩山,因為其奇峰、飛瀑等特點獲得了“海上名山”、“天下奇秀”等美譽;大羅山,因為獨特的花崗巖和火山巖等特殊地質,形成了極具地區特點的景觀;蒼南玉蒼山具有獨特的瀑布群,極具觀賞價值。除了好山,溫州市還有梅溪、溫泉、島嶼與海濱等流域性觀賞區。此外,溫州市處于中亞熱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無酷夏、無寒冬,一年四季均適宜旅游。也正是這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溫州市植物種類高達兩千多種,樹木種類更是占據了全省的一半份額。[5]其中不乏古樹名木,成為了溫州市的一大特色。溫州市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有古建筑、古城樓、名人古墓等歷史遺跡,七處省級文保單位,市縣級文保單位近150處,成為全市之最。
溫州市的旅游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2%,目前已經開發的景區有國家級風景區3處,省級風景區9處,國家級森林公園3處,省級森立公園5處。此外還有國家級海洋生物保護區,以及省級度假區一處。旅游資源的開采工作進展迅速,對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景區、生態園區、人文景點都進行了初步開發,但是還存在一些旅游資源沒有充分開發利用。溫州市旅游資源的開采基本符合可持續性原則,但是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目前,溫州旅游景區中景點特色不夠突出,景區缺乏競爭力,這對溫州市旅游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而且,在溫州市旅游景區中還存在著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沒能充分注意景區資源的持續利用。
影響溫州市旅游產業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因素
2.1景區定位粗糙,景點缺乏特色
溫州市雖然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能夠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景區并不多,因此景區的發展缺乏持續性。溫州有著豐富的山水、文化遺跡、生態園林,但是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時,沒有進行精準定位,各個景區的開發雷同,最終呈現的旅游景點缺乏特色。人文旅游景點的開發挖掘不夠深入,導游詞還是停留在神話傳說層面,缺乏新意,缺少真實度。[6]而現代人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對人文景觀的文化內涵越來越重視,希望能夠在觀光景點體驗到景點的文化性、知識性。因此,以往流于表面,缺乏新意的景區資源開發不能滿足現代人的游覽需求。現代人重視旅游收收獲,大眾化的自然景觀難以吸引游客。
2.2部分景區生態環境惡化
溫州市旅游資源質量有所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早期開發粗放,對游客數量,環境承受力沒有進行綜合考量。開發初期沒有對游客承受能力進行精準預算,因此在節假日游客數量增加,游人四處踩踏,給景區環境造成了損害。在一些生態景區,過量的游客涌入,從而出現了對珍惜動植物的過度掠奪,讓景區的游覽價值逐漸喪失。
生態景觀、自然景觀除了觀賞價值,還承擔著均衡生態環境的義務。但是旅游開采部門因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進行旅游資源開采時為了吸引游客,打著自然生態的幌子,建設各種娛樂設施。此外,在對人文景觀進行開采時,相關單位為了快速獲取經濟效益,進行粗放式“深入”開采,破壞了景區的歷史文化特色。不論是自然景區、生態景區還是人文景區,景區環境的惡化都給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帶來了阻礙。
2.3缺乏高素質、高學歷管理人才
旅游產業淡旺季區分明顯,節假日游客數量是平日的數倍。因此,許多景區的工作者數量少,僅僅能夠滿足平日需求,但是到了旅游旺季工作人員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當前溫州市旅游行業缺乏高級專業工作人員。當前溫州市旅游開發深度不足,旅游行業發展較慢,經濟吸引力弱,因此對外來工作者的吸引力較小,本地專業人才培養較難。任何一個行業,人才都是發展基礎,缺乏專業人才的指導,就難以保證有合理有效的開采計劃。外行工作人員不能夠充分考慮景區的特點、環境承受能力,因此就難以保證旅游資源開采的可持續性。
2.4旅游市場混亂,監管力度不足
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改變了游客的需求方向,當今游客的需求逐漸多樣化、個性化,這也給旅游市場帶來了新的難點。[7]比如,自駕游游客增加,景區中所需的停車位就會增加,這就給景區的管理帶來了難度。為了應付這些問題,一些景區會臨時、隨意修改工程建設。而在溫州市旅游市場還缺乏相關的管理準則,問題解決途徑滯后,從而導致了市場秩序混亂。與此同時,旅游行業的監管力度不足。要想保證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除了有合理的開采計劃,還需要嚴格的后期監管。目前,溫州市旅游行業監管標準不明確,監督力度不足,因此部分景區建設出現虎頭蛇尾現象。
溫州市旅游資源開發及其可持續性發展政策建議
3.1充分了解市場,精準景區定位
旅游資源的開采是為了增加景區吸引力,實現景區的經濟收益。因此,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時要重視游客的需求。可以利用網絡的力量了解游客需求,根據自己景區的特色,定制出幾份開采計劃,將開采計劃發布在網絡空間讓游客投票選擇,并且讓游客在評論區發表意見。這樣的調查結果,直接反應大眾的需求。旅游開采者根據游客的意見對開采計劃進行調整修改,最后制定出既符合游客需求又具有特色的景區開采計劃,讓旅游資源的開采更具效率,景觀更具吸引力。
3.2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首先,要重視人才對旅游資源開采及可持續性發展的作用。擴大旅游產業工作隊伍,如果在進行旅游資源開采時,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再完美的開采計劃也難以有效開展。因此,一定要確保工作人員數量。合理有效的旅游資源開采計劃的制定,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專業人才。[8]為保證景區工作人員質量,要開展定期學習,讓在職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市場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此外,還要積極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對于關鍵崗位,一定要高薪聘請專業人才,保證旅游資源的開采,減少開采過程中對旅游資源的浪費。
3.3建章立制,加強政府監管
想要實現溫州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的監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根據中國旅游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再結合溫州市經濟環境為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制定出規章制度。為保證規章制度能夠符合溫州市旅游行業的發展,可以派出專門的考察小組,深入到每一個景區中調研,根據景區自身特點與發展情況,制定出有利于其可持續發展的規定。此外,為了保證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一定要加強對景區的監管,即便是已經開采完成的景區,依然需要進行跟蹤監督,減少旅游資源的浪費,保證景區的持久發展。
結語
溫州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一定要重視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實現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中國旅游行業中占據一定的市場。通過本文研究發現,目前溫州市旅游資源開發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政府要加強對旅游行業的監管,保證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在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要結合景區特色,構造出具有特色的景觀。即便旅游行業發展加速,在進行溫州市旅游資源開采時,也要注重對旅游資源的保護,重視生態環境安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溫州市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玲玲,屈作新.我國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策略[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01):483-486.
[2]黃益龍. 溫州市甌海區旅游資源優化與整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曾凡富. 寧德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4]朱曄.中國旅游資源開發可持續發展研究及建議[J].價值工程,2012,31(03):7-8.
[5]曾立人.溫州市旅游資源的特色與開發[J].科技通報,1986,(03):4-6.
[6]陳琳,滿建利,修洪敏.威海市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特區經濟,2010,(04):156-158.
[7]肖勝和,孟明浩,周宣森.根據國家標準對溫州市旅游資源結構的系統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5,(03):65-66.
[8]謝仙石. 溫州市生態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