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摘 要:本文基于專業化管理對企業發展意義和作用的闡述,介紹了現代企業專業化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通過專業化管理,激發職工的工作潛能和積極性,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提高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增進企業的市場反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專業化;管理;發展方向;競爭力
企業實施專業化管理存在具體的問題
缺乏核心競爭力
企業管理的不專業化、效率低下,會導致具體生產環節的混亂。多數企業會出現主產品定位不清晰、生產集中度低、生產線效率低,原材料、輔料供應鏈復雜、庫存管理的難度極大等問題,導致企業無法集中有限的資源去生產主打產品,去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我們從聯想這些年的經營中可發現企業缺乏專業化創新所出現的問題。聯想是亞洲市場上PC電腦銷售量最大的公司,但聯想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結果聯想至今在多元化方面進展不大。
缺乏工作效率
企業在制定發展方向的時候,如果不制定專業化的管理策略或是實施專業化管理不到位,管理者不能準確地定位企業發展目標及自身的工作方向,多數員工會出現工作消極、浮躁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缺乏創新發展
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不只是管理上的創新和產品的創新,還需要功能上和服務上的創新,管理松散型的企業,不能把有效的資源集中在某一專業的領域,就不能在該領域研究出突出的產品,包括服務。企業不能專一地做好某一領域,不創新、不發展就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要,就會出現產品淘汰、市場占有率下降,利潤下降等問題。
缺乏品牌效應
企業的專業化發展要得到社會的認同,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注意突出其專業化形象。當前CI(企業形象)理論正迅速在企業中普及,并日益為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所接受。
但企業專業化程度不夠,導致的諸多不利因素,會影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最終會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的認知和認同。
深化專業化運營的建議
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
企業制定的發展方向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發展,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和當前市場環境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紛雜的市場環境中,大多數企業應選擇專業化的發展戰略,明確一個主要方向 ,選擇一個自身擅長的目標去發展。
由專業人才來實施專業化管理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和發展方向聘請專業化的管理人員(團隊)及工作人員。
一是專業化的人員(團隊)掌握科學的管理模式和經驗,省去了探索研究的步驟,可以使企業較快地順應市場的發展。
二是聘請專業化的人員(團隊),也可以省去企業為員工培訓提供的財力支出。
三是專業化的人員(團隊)能夠凝聚企業員工,穩定員工情緒,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某市有一四星級酒店,于1988年注冊設立,為某市第一家涉外酒店。自1988年至2016年一直由內部人員管理,2014年~2016年財務數據見下表:
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敏說過“你可以不學其他任何法律,但只要你是海爾的員工,你就不可以違反海爾的管理辦法。”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規范的制度化成果。沒有制度,做任何事就沒有了依據。首先,企業應將先進的工作經驗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管理制度的意義是“工作標準”,企業一定要讓員工認識到這層內容,要讓其員工融會貫通。
樹立品牌形象
企業品牌像人一樣具有個性形象,企業專業化的外部表現就是企業的門面,及品牌形象。就像一提到沃爾沃,我們就想到安全的汽車,一提到金利來就想到,男人的飾品,這就是企業專業化發展形成的核心價值。專業化的戰略勢必有專業化的品牌,它體現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與認知。
企業在某一領域做精才會形成自身獨特的產品,才能提供優質統一的服務,才能穩定既有的客戶群(會員),才能樹立品牌形象,且被客戶群(會員)推廣。
建立顧問團隊
通過聘請專家、邀請企業專業人士等方法,建立顧問團隊,與其形成利益共同體,通過激勵措施,提高顧問團隊的參與積極性,在實施專業化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改進和完善專業化戰略,從而提高專業化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專業化管理并不排除多樣化經營
企業可以搞多樣化經營,但首先應立足于經營主業。從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趨勢來看,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標準越來越高,這使專業領域內的優勝劣汰加劇。很多企業應付其主業上的挑戰尚且來不及,更無暇他顧。
即使是經營主業較為成功的企業,其所兼營的“其他”也應首先有利于主業的發展,其次才是有利于經營上的探索。
(作者單位: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宋海濱.專業化管理運作模式思考與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1).
[2] 范珊珊.公司發展戰略應走向專業化還是多元化?[N].能源,2011年1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