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燕
摘要: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途徑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工作現存問題入手,進一步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風險控制中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行政事業單位做好財務核算及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風險控制;現存問題;建議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行政事業單位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也需要不斷創新經營方式與內部管理方式,實現突破式發展。而在此過程中,加強單位內部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和風險控制問題的落實,是非常重要的。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工作現存問題
(一)原始憑證管理存在的問題
原始憑證的填寫是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財務核算工作的首要步驟,也是財務核算風險頻發的高危領域。目前很多單位對原始憑證填制工作的監督越發松散,信息的可靠性逐漸降低。究其原因,這首先是因為工作人員在填寫信息時未能保證全面性,在填寫原始憑證信息時,工作人員可能會對基本信息進行錯填、漏填、乃至不填,這無疑會使得原始憑證的信息不夠完善。此外,工作人員在填寫信息時忽視了內容的客觀性,也是一大問題,現在很多原始憑證的經濟業務項目與實際狀況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這會使得整個項目出現失利。還有的單位不按規定開具正式的發票,只是使用收據或過期票據等資料,操作方法落后。財務人員在報銷時因缺乏專業的鑒別能力,導致原始憑證資料缺乏時效性,這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失誤的重要因素。
(二)賬簿記錄方法存在的問題
會計賬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聯系的賬頁所組成,用來按時序、分類地全面記錄一個企業、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會計簿籍。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是重要的會計核算基礎工作,是連接會計憑證和會計報表的中間環節。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是登記賬簿的直接依據。有時候,會計人員會因為辦事馬虎大意,或知識過于缺乏、判斷錯誤、不了解業務情況等各種原因,錯誤地填寫了憑證,在現有的財政一體化支付和賬務系統中,這種現象必然導致自動生成的會計賬簿出現登錄錯誤問題。更嚴重的是,因為財務記錄的整體核對不到位,導致管理和控制存在偏差,資金的調用也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這就可能使得資產在無形中被浪費流失掉。而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在對整個賬簿進行記錄的過程中,往往不會對固定資產進行具體的呈現,固定資產臺賬的建立只能反映購入的部分,對于報廢、銷毀的部分不能清楚、及時的反映,這也導致賬實不符。
(三)財務報告編制存在的問題
財務核算指的是對當前已經存在的經濟行為作出持續性的、整體性的高度反映和監督而實施的工作。然而在大多數財務核算工作編制的報告中,工作人員對某階段內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反映和記錄時,所得到的核算資料往往不夠全面,這就導致財務報表信息的有效性不足。因此,財務報告的信息難以完全體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情況的真實狀況。
二、行政事業單位風險控制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針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而設置的制度,是確保行政單位財務風險控制質量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現實中,很多行政單位缺乏全面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這就導致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無法得到高效落實。比如在現存的制度體系中,許多制度未能明確財務管理工作者所應負的責任,在現實的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也缺乏專業的質量標準引導,這就導致財務管理工作者不能設置一個科學目標,以此確保相關工作順利完成,行政單位的財務風險會因此增大,相關單位的資金管理工作將面臨巨大的阻力。
(二)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重視不夠
因為國內很多財務管理工作者的意識不夠深刻,未能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進行準確的定位,只是將其看做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可有可無的工作內容,片面重視單位運營的本職工作,這就使得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地位被削弱,單位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單位因此蒙受損失。
(三)有關財務風險控制人員專業素質較差
在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如何、辦事能力如何,會直接影響財務風險控制的效果。但是當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都存在人才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因為員工的業務能力比較弱,往往不能高效落實財務風險管理等工作。加上很多高校在財務風險控制專業教學中的投入不足,重視度不高,因此人才培養力度不夠,無法為行政事業單位輸送強大的人才力量。
三、行政事業單位做好財務核算及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建議
(一)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體系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專業的財務核算小組,完善財務核算信息。在工作中,按照設立的財務核算流程進行管理。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進行嚴格的審核,正確完成填制、登賬工作,采用財政部門統一要求的會計支付系統、賬務處理系統進行會計核算。及時記賬對賬、并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種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往來款項進行清查,以保證賬證相符、賬實相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財務報告才能真實完整的反映單位具體情況。
二是建立財務核算信息責任人制度。對財務核算信息缺失或錯誤之處要有人負責。同時,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要保證培訓內容緊隨時代,利用單位的優勢,進行市場的政策預測。財務核算工作體系的建立和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能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監督管理力度
有效的財務風險監督要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入手,相互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針對項目運行開展前期規劃工作時,必須對單位內部的財務基礎進行全面的了解。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能夠使得財務核算工作的客觀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降低財務運行過程中出現風險的幾率。首先,單位要保證內部監督機制的創新,保證財務支出的規范化和公開性,用制度對員工的財務核算、風險控制行為進行實質性的約束。其次,大力提倡社會監督,通過全社會對相關財務行為進行監督,堅決杜絕違法行為的出現。
(三)與時俱進,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信息化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財務工作時,往往會涉及一系列的財務信息,而加強信息化處理水平,將有助于信息的科學使用和存儲,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打造信息登記平臺,完善科學的財務指標體系。在內部信息平臺的運行過程中,三公經費的支出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對象,可以建設完善的、嚴格的財務核算體系,對其進行監控管理。財務核算信息化的過程,可以更準確、全面地呈現出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信息,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財務報告。而且,不斷增強財務核算工作信息化的水平,能夠對財務核算工作的多個要點加以整合處理,進而確保財務核算資料的全面性與客觀性。
(四)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
財務風險控制工作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需要具有多項業務能力的員工才能完全勝任,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大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力度,增加單位的人才儲備。在引進復合型人才的同時,加強對現有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工作,加強財務風險意識,有效地提高其綜合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途徑的探討,意義重大。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工作現存問題,如賬簿記錄方法存在的問題、財務報告編制存在的問題、原始憑證管理存在的問題等等;同時把握行政事業單位風險控制中的不足,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單位管理層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重視不夠、有關財務風險控制人員專業素質較差等等。在此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單位做好財務核算及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建議展開研究,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體系,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力度,提高行政單位財務工作信息化水平,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克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23).
[2]程鋒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現狀及改進措施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