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華
摘 要: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大,企業除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之外,也逐漸認識到了文化對企業的作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關系到企業在社會中所占據的地位。企業保持持續協調以及穩定和諧發展的狀態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文化系統,這屬于企業的軟實力,軟實力與硬實力齊頭并進是提高一個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紹了企業文化建設重要的人本化思想,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人本化思想;人力要素;體現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為我國的發展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程度逐漸加深,企業文化在我國企業中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我國的整個經濟環境都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經濟已經為我國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文化上的反思和覺醒會給企業形成積極的影響,企業文化熱也逐漸形成了,企業吸收我國的人本化思想,努力提高自身軟實力成為了當前的企業發展方向。
一、企業文化建設中人本化思想存在的意義
(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人本化思想強調的是人的作用,企業是由人建立起來的,因此人本化思想的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非常高。人的價值需要在企業活動中實現,企業和人的價值結合起來,發揮出想要的效果需要企業在此之前建立起相應的環境和條件。企業的資源第一位是人力資源,人本化思想的主體和重點也是人,為此開發人力資源會增強人本化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均離不開人,企業的管理者會依靠人的力量來增強企業的實力。企業文化中尤其是人本化思想中強調管理者對員工的尊重,需要通過增強他們的向心力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從而給員工創建優越的環境為他們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提供有利條件。企業自身的發展依靠員工,同時員工的發展也需要企業的幫助,兩者之間的促進非常重要。企業提升員工的綜合實力,其實就是在提高自身的軟實力。特點企業文化一般都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所想要建設特色文化也均需要從人出發,同樣需要人本化思想的管理和促進。
人屬于企業活動以及生產的決定要素,人類的生產活動能夠使得生產資料發揮出應當的價值。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兩者的重要性不相上下,但是兩者的區別是存在的,前者更多以主動和活動兩種形式存在,但是后者則是被動。將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有效聯系協調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依靠人本化管理思想。人的創造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都會在物力資源的轉化過程中發揮作用。
(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員工在企業活動中展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價值非常高的力量和資源。為此管理者對于員工采取的管理措施就決定了員工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人本化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發揮出來的。管理者需要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要充分掌握員工在企業活動中,為企業貢獻力量的過程中存在的訴求。管理者只有掌握了這樣的信息之后才會優化管理體系,增強企業核心力量。人本化思想會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歸屬感,也會增強員工的對于自身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企業本身的認同度。企業是一個團體性的組織,人和資源的結合需要有效且科學,前提條件就是提高企業組織的團結性。
人本化管理思想運用得當會促進企業的共同價值的形成,企業共同價值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人本化管理思想是一種價值觀,屬于企業的精神財富,與經濟實力一樣,具有明顯的價值。員工有了這樣的共同價值觀之后對于企業的活動開展便有了更多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強,創造性也會被激發出來。企業文化建設包括了很多內容,人本化思想只是其中一種,它給企業形成的是動力,是一股重要的支撐力量。
二、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人本化思想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硬實力的提高,忽略了軟實力的增長
企業向來容易以經濟實力判斷自身在社會中的地位,但是忽略了領先的經濟實力依靠的不僅僅是物力資源,還需要人力資源的力量。我國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內涵的認識還不夠到位,硬實力的提高目標確實實現了,卻忽略了軟實力的增長。企業文化與企業的形象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企業其明確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是錯放了重點,過分地將企業文化與企業外在形象聯系起來,反而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實在性建設。物質形式方面的重視會讓企業認為所開展的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物力資源上的,成果也是基于物力資源才得以獲得的。企業的自身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放棄了經營企業文化,產生的最大問題就是讓企業的精神層面逐漸走向匱乏的狀態了。
人本化思想屬于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但是僅僅是部分的內容。它的價值是有所共睹,只是在我國的企業當中還沒有完全將其利用起來,也忽視了人本化思想與企業現實活動的連接,導致部分管理者認為企業活動和利益與人本化思想之間毫無關系。實踐中人本化思想如果應用合理,對于企業的整體經濟實力以及企業員工的業績都具有積極意義。關鍵是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促進重要元素的運用,優化企業文化體系。
(二)員工參與性低
當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基礎不夠扎實,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夠豐富完善,那么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便不會特別強。員工的參與性也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變得更低,企業對于文化的包裝可能會增強,但是對于企業文化的內在充實卻可能始終無法達到標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一般都是創始人以及管理者之間溝通協調,以及企業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現如今也會積極吸收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和教訓來完善我國的經營管理模式。但是我國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一些企業確實開始發展建立企業文化了,也開始重視人本化思想了,但是卻將其集中在管理者和領導者之中,員工的參與性大大降低,這樣不可能形成團結一致的力量,員工對于領導者的配合程度也會降低。企業的先進文化即便是已經建立起來了,也很難與實質聯系起來。企業如果在這樣的過程中再忽視了文化的建設,過分地將力量和重心放在經濟利益上,疏于員工管理以及員工文化的挖掘,員工不會產生服務于企業的念頭。而且企業一般沒有科學合理的文化,那么對于員工的忽視只會更大,員工在企業這一空間環境內容看不到希望,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沒有提高的機會,那么員工對于企業的信心也會降低,員工的流動性會非常大。
(三)傳統文化的枷鎖
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樣,為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充分的內容,促進了我國企業文化的形成。但是從這里也應當看到,企業如果沒有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利用方法不對,那么傳統文化只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枷鎖。一些企業直接采用儒家文化管理企業員工,也會在企業文化當中融入道家以及法家的思想,形成的企業文化看上去豐富又精深,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很多文化已經不適用于管理當前的企業。儒家文化強調人文精神,這與人本化思想具有緊密聯系,另外儒家文化也比較強調穩定統一。這兩種文化內涵其實都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是一致的,應當加以利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傳統文化,即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生存,往往需要重視財富的力量,商業在現代社會中的力量逐漸增強,本應該被重視的。另外由于一直將重點放在傳統文化上面,通常存在忽視創新的問題。企業管理者的個人素質也會影響到企業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方向。我國的企業建立組織文化的時候要明確破與立的關系,要明確企業所肩負責任,要積極促進新舊文化的交替,積極吸收新文化和舊文化的凈化,使其更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四)不重視顧客的反饋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發展,競爭會變得更大,企業的發展又非常依靠質量。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的,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要提高才行。但是我國的一些企業與國際優秀企業相比,他們對于產品質量的認識程度不夠,國際優秀企業一般都非常重視顧客對于產品質量的反饋,進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一些企業在競爭的過程中也常常忽視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只顧短期利益的獲取,參與不正當競爭,讓企業的發展前景毀于一旦。比如在我國發生的著名的三鹿奶粉問題,以及毒大米事件等。他們不重視產品的質量,不重視給顧客對于他們所生產的產品質量的評價,僅僅將發展目標放在短期利益上面,其實這樣的操作方式更會讓企業進入到困難的境地。企業沒有顧客的支持,他們不夠重視顧客的價值和地位,那么企業的形象也會一跌再跌。
三、結束語
總之,將人本化思想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可以為建設特色獨具、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提供廣闊空間。只要在實踐中善于不斷探索和挖掘,緊緊抓住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讓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個人發展結合起來,堅持求真務實、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共進共贏的發展愿景和核心價值觀,就一定能夠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翟心宇.人本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4(23):285.
[2]馬騰.人本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2):150-151.
[3]于陽,李珺.國內企業現代人本管理思想研究綜述——從應用的角度[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