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磊
摘 要:政治干部要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不僅要成為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也要成為軍事工作的行家里手。本文從軍隊基層政治干部培養的角度出發,立足當前基層干部軍事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的對策思考。
關鍵詞:政治干部;軍事素養
“深入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嚴格按照軍隊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培養造就大批適應建設的新型軍事人才。” “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大規模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性要求。”①這就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加強軍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據。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強軍興軍之本,以建設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目標,并首次對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隊伍提出了“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利、作風形象良好”的建設目標。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治干部要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不僅要成為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也要成為軍事工作的行家里手。本文從軍隊基層政治干部培養的角度出發,立足當前基層干部軍事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的對策思考。
一、順應新時代、樹立新理念,鞏固提升軍事素養的支撐點
新時代需要新理念,新理念造就新人才。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的培育應順應時代的變化和理念的升級,努力尋找新的支撐點。筆者認為針對軍隊基層政治干部,有以下三個方向需要完善:強化練兵備戰的緊迫感;強化擔當主責的使命感;強化練兵價值的認同感。這三者相輔相成,構成提升新型陸軍基層政干部軍事素養的支撐點。
(一)強化練兵備戰的緊迫感
強軍興軍,時不我待,形勢逼人,不進則退。身為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要有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常思國家安威,常想責任之重,帶頭扛起大山,等待出征戰令。新時代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層出不窮,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各種風險挑戰應接不暇,落實習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勝仗”要求,更要以強烈的緊迫感加鋼淬火,精武強能,抓建備戰。唯此,方能隨時亮劍沙場,決戰決勝,不負重托。
(二)強化擔當主責的使命感
軍隊的核心職能是打仗,一切建設和工作的根本指向是戰斗力,每名軍人的主業主責是備戰打仗。軍隊基層政治干部首先是一名軍人,就要把“戰”字刻在心頭,持續強化“隨時準備上戰場”的使命意識,將練兵備戰的職責深深刻入腦海、成為自覺行動,使“軍隊打不贏,一切等于零”的邏輯成為練兵備戰的標準。牢固樹立“從軍就為打仗、軍裝就是戰袍”的思想,平時像打仗一樣訓練,戰時才能像訓練一樣打仗。軍隊基層政治干部不僅僅是戰斗員,更是指揮員,強化其軍事素養的培育也是其職責所在,因此,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要對自身定位明確,在軍隊這個大的平臺上找準自己的坐標,選好自己的位置,強化主責意識,增強使命感。
(三)強化練兵價值的認同感
《關于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強化練兵價值認同”作為樹立隨時準備打仗的戰斗隊思想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凸顯了練兵價值認同在戰斗隊思想培塑中的特殊地位。新時代,要鑄牢練兵價值認知基礎、搭建練兵價值培育平臺、實現練兵價值制度保障,切實營造練兵備戰的濃厚氛圍。強化練兵價值認同,樹立隨時準備打仗的戰斗隊思想,是新時代確立戰斗力標準、糾正忘戰懈怠積弊的首要環節和思想基礎。
二、適應新環境、用好新方法,破擊提升軍事素養的關節點
教育是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構建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是適應新環境、用好新方法,破擊提升軍事素養的關節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和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當前,我軍各類人才的職業素養不高、適應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不強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必須按照能力為本、覆蓋全員、功能融合、資源共享的原則,以軍事職業能力生成發展為導向,以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為重點,深入推進院校教育綜合改革,著力強化部隊訓練育人功能,大力發展軍事職業教育,著力提升各類人才面向戰場的實踐打贏能力、面向部隊的崗位勝任能力、面向未來的創新發展能力。
(一)靠軍隊院校教育奠基
軍隊院校是很多軍隊基層政治干部的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從稚嫩高中時期邁入軍事化管理的第一步,是最先接觸到的有關軍事理論與軍事素養的地方。因此,當下軍隊院校教育如何順應新環境,找好新方法,是破擊提升軍事素養關節點的第一步。習主席指出,院校要圍繞打仗搞教學、聚焦打贏育人才。軍隊院校的培訓工作在培養用得上、拉得動、打得贏的高素質軍事人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靠部隊訓練實踐淬火
部隊訓練對軍隊基層政治干部的軍事素養培育處在關鍵階段,是軍隊院校之后的“實戰場”,是軍隊基層政治干部將所學技能應用與實施的具體地點。注重任務摔打,勇于淬火強能。戰爭年代,我軍指戰員主要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和平時期除了正常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完成軍事考核、處置突發事件及大項演練任務等來練謀略、練指揮、練技能。因此,基層政治干部既要靠平時的積累,更要靠重大演訓任務的錘煉。要勇于在艱苦緊張的條件下經受磨礪,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摔打鍛煉,在炮火硝煙中提高指揮能力。
(三)靠軍事職業教育升華
干部任職培訓工作是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重要途徑,必須在著眼實戰、瞄準打贏上下功夫,切實增強干部任職培訓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的軍事職業教育培訓環節,堅持訓用一致原則,增強培訓有效性。培訓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只有真正落實訓用一致的原則,才能切實提高學員受訓質量。一是嚴格把住送學關。打造利劍需要好鋼,雕琢朽木難成棟梁。部隊應當立起“優而送學”的激勵氛圍,在選送培訓學員時,切實將那些愿意干、素質強、表現好、有發展潛力的干部選出來、送出去,經過再次淬火提升能力素質,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抓住新契機、完善新機制,鞏固提升軍事素養的保障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習主席全面加強制度建設的要求下,完善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制度機制,是鞏固提升軍事素養的保障線。完善軍事素養的培育制度機制具體來說就是要健全檢查指導機制、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健全獎懲問責機制。要順應時代發展,抓住陸軍轉型發展的新契機,完善陸軍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機制。
(一)健全檢查指導機制
牢固樹立依法治軍理念,健全檢查指導機制,是抓住新契機、完善新機制,鞏固提升軍事素養的保障線的第一步。各級要嚴格按照法定職責權限抓好陸軍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工作,讓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把依法治軍要求體現在方方面面。嚴格落實依法檢查指導的要求。檢查指導由 “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據條令條例,對軍事訓練的進程、效益等,所實施的定量、精細、準確、快捷的規范與控制以達到整體效能優化的目標。隨著新型陸軍轉型發展,老舊的粗放式檢查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下陸軍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的發展,求精、求準、求細的新機制成為當前的迫切需求。檢查指導由從“指導”向“自主”轉變。過去,軍事素養培育的檢查考核多依靠上級機關的檢查指導,主要存在等靠思想嚴重、等著被指導、不抓不動和主觀能動性較弱、自主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適應當前新型陸軍的要求,自主培育漸成為主流。只有上級機關適度放權,基層權責統一,才能有效調動基層政治干部自主提升軍事素養的動力。檢查指導由從“人治”向“法治”轉變。
(二)健全考核評估機制
全面的考核評估機制,是保障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順利實施的關鍵一環,軍事素養培育的考核評估機制的建立,是檢驗軍事素養培育成果的關鍵步驟。需要建立創新的評價體系。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體系,需要新的人才評判標準。必須摒棄傳統的年齡觀、經歷觀、通才觀,凸顯專業性、能力性、打仗性。一要把握好“聽招呼”與“能打仗”的關系。選拔和培養打仗型人才,政治合格是第一位的,這不容置疑,但也要防止“政治第一”變成“政治唯一”,“個性突出”就是“不聽招呼”。二是把握好“樣樣通”與“專業精”的關系。三是依能選才完善考察機制,突出日??疾?、定量測評,完善評價條件方式,打破原有界限障礙,加大考察識別力度,激發催生生機活力。
(三)健全獎懲問責機制
完整的獎懲問責機制,是軍隊基層政治干部軍事素養培育的輔助性要素。這一環節應創新保障機制,樹立良好的獎懲問責。新的培育機制,要破除重懲不重獎、重奉獻不講索取、重付出不求回報的積弊,建立科學的獎懲問責機制。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把軍事素養的量化考評的結果與單位爭優創優、個人成長進步掛起來,賞罰分明,獎懲結合,激發基層政治干部提升自身軍事素養的生機活力。通過獎懲措施,樹立優秀典型指引陸軍基層政治干部自覺向好看齊,同時要歸納反面典型案例,用身邊人、身邊事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法紀觀。獎懲激勵上要重獎重罰,不搞“一個樣”。公平公正、賞罰分明對提升軍事素養有很強的激勵促進作用。必須樹立“干好干壞不一樣”的良好導向,讓實干者得實惠,對那些善謀打仗軍事素養突出的基層政治干部要大獎特獎,對聚焦不力失職瀆職的落后人員要嚴懲不貸,獎就獎得動心,激勵一大片,罰就罰得痛心,震懾一大批。
注釋:
①原總政治部.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