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素麗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技術和設備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之中,從而為醫學教育課程的創新和設計營造有利的信息化條件。本文通過對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并闡述其實踐效果。
關鍵詞:人體斷層解剖學;信息化教學設計;醫學教育
人體斷層解剖學作為近些年產生的新興專業,在醫學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斷層解剖學通過借助計算機等設備,可以還原和重建人體斷層形態,以此來適應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要求。由此可知,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撐,對其課程進行信息化設計尤為重要。
一、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信息化設計的教學條件是數碼互動實驗室的使用,需要將該實驗室作為設計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的信息化平臺,實現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的信息化設計。首先課程設計組要擁有數碼互動實驗室,該實驗室由多臺計算機組成,且每臺計算機中都裝有教學系統,并通過校園網進行連接,以便于實現信息資源的實時共享,教師可以利用教師客戶端對學生客戶端的情況進行監控,并通過使用語音和文字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提高學生掌握人體圖像的能力。
其次,該課程設計組基于校園網,構建了一個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人體斷層解剖學的機會,并由相關教師專門在網上解答學生的疑惑,該平臺的建立使學生的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了學生對于學習方面的要求。由于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存在教學形式上的特殊性,因此該課程設計組利用學校現有條件,在網絡上收集了大量相關的信息化材料和高清圖片,以此為人體斷層解剖學的信息化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
此外,該課程設計組針對現代學生共同特點,將課程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進行獨具特色的信息化教學,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學校開展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具備觀察人體斷層連續圖片、視頻影像以及斷層標本的能力,從而為學生更好的學習醫學影像專業和進行各種臨床檢查奠定基礎。因此,課程設計組在進行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按照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避免設定一些不切的教學目標。
二、人體斷層解剖學信息化課程的實踐應用
(一)信息化教學過程
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設計組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播放器、三維軟件、電子游戲等方式對人體斷層解剖學的課程形式進行重新設計,構建了四維課堂,這四個維度完美的含括了醫學教育課程的所有內容,文章下述會以某高校人體斷層解剖課程為例,對這四個信息化維度的教學實施情況進行具體闡述。
第一個維度是“示教”。課程設計組通過利用3D軟件的功能,將人體肺部結構進行充分的展示。教師打開3D軟件,可以利用其功能對肺部的解剖過程進行模擬,同時可以控制人體的所有動作,并能隨意調整觀察人體的角度,以此來實現對人體各組織結構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
觀察。
數碼實驗室的應用可以準確的展示人體斷層面,傳統的多媒體教室,其內部僅有一個投影儀,且分辨率極差,不利于學生對人體進行觀察,而將數碼實驗室作為信息化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主客戶端將精密的人體斷層結構圖發送到學生的計算機之中,便于學生對人體結構進行觀察,同時也方便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第二個維度是“探索”。學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自由的對人體斷層知識進行研究,教學平臺擁有圖像比對功能,學生可以使用該功能將人體肺部斷層實際圖片與CT圖片同時呈現在學生眼前,教師此時會要求學生根據實際圖片對CT圖像進行探索和研究。例如:教師會在肺部實際圖片上點出“主支氣管”這一肺部的結構,并要求學生在CT圖片上標記出來,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可以加強教師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激發了學生學習人體斷層解剖學的興趣,推動學生獲取知識方式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的轉變。
第三個維度是“探討”課程教師通過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上播放有關支氣管擴張疾病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自由進行探討,總結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學生的醫學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支氣管擴張疾病的形成原因和癥狀表現,以及CT圖像上的肺部異常。
第四個維度是拓展。經過對病例視頻的探討,學生會提出許多相關問題,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上網尋找答案,學生通過上網的方式查找支氣管擴張的相關資料,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將知識的獲取方式延伸至網絡,促使學生加深對肺部疾病斷層影像的了解。
(二)教學效果評價
信息化的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在營造了自主研究的學習氛圍,延伸獲取知識渠道的同時,也將信息化融入到教學效果評價之中,通過各項測試活動的開展,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人體斷層解剖學教師在授課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描繪人體主要結構斷層面,并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描繪的圖片利用網絡郵箱上交給教師,學生回去后可以到信息平臺下載有關人體結構的圖片,并按照下載的圖片進行臨摹,然后將描繪的圖片上傳至教師的郵箱。另外,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寫到教學信息化平臺上,教師會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通過現代化信息設備和技術的使用,能夠讓學生進行在線學習,以此使教學方式得到創新,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促進教學形式滿足教學上的要求。
此外,實現無紙化考試,也是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另一項突破,考試方式的創新打破了傳統考試時間、空間以及物品上的限制,學生借助網絡,登錄考試系統,在線進行考試,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而教師可以通過后臺監控系統對學生的考試行為進行監督。并且,網絡考試系統的閱卷效率極高,學生在考試過后,可以及時掌握考試成績,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解決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對于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實踐應用過程中也表現出較高的價值,值得人們對其進行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振富.人體斷層解剖學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模式的探索[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18(04):68-70.
[2]付升旗,苗瑩瑩,范錫印,等.斷層解剖學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解剖學研究,2016,32(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