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都是企業戰略指引下的重要的職能工作。現實生活中,基于各自的工作特點和對財稅、內控制度的理解差異,雙方存在一定的摩擦。本文認為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是矛盾統一的辯證關系。通過將財務管理知識和方法滲入營銷工作、財務管理積極融入營銷工作,能夠使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實現良好的分工與協作,共同為企業更好地創造價值。
關鍵詞:財務管理;營銷;辯證關系
一、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的關系現狀
2016年11月,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公開批評公司財務部門,他認為財務部門一味強調程序合理合規導致審批多、流程復雜使其他業務部門尤其是營銷部門的效率和工作積極性降低。這一論點在社會上尤其是廣大企業的營銷部門和營銷人員中產生了共鳴。
實際上,財務部門和以營銷部門為主的業務部門之間的矛盾,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財務部門基于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考慮,完善各種預算、審批、控制的流程和制度理所當然;而營銷部門強調效率和速度同樣也很合理。所以,實務工作中,在大多數企業里,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的關系既共同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又存在不少不和諧的地方。
二、從價值鏈角度看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的關系定位
企業作為盈利性組織,既需要客觀應對外部環境的機會或威脅,也需要理順內部流程,使各部門分工合作,共同為達成其戰略目標而努力。財務部門和營銷部門的分工是為了提高各自專業領域的效率,而合作則是組織有效運轉的必然要求。根據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書中提出的價值鏈理論,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都是重要的價值創造工作,都在價值鏈中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
財務管理在價值創造中屬于輔助性活動,但它是企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企業存續的必然要求。而營銷工作更是直接創造價值的基本活動,在企業中不可缺失。兩者互為依托。運行流暢時,兩者互相促進;相互掣肘時,則嚴重影響企業的價值創造。
三、財稅法規在營銷費用方面的具體規定
我國目前的財會實際工作中,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將營銷方面的成本費用單獨列支為“銷售費用”,并以此為基礎,和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毛利等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對營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進行判斷。在企業所得稅等相關稅法中,也單獨規定,企業當期發生的營銷方面的廣告費、業務宣傳費支出,一般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則允許結轉后續年度內扣除。另外,在醫藥制造銷售、化妝品銷售、飲料(酒類除外)銷售領域,比率為30%以內。
通過財稅法規在營銷費用方面的具體規定,可以看出,營銷工作是財稅核算、監督方面的重要關注點,如果忽視對這方面的應有關注,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將會受到沖擊。另外,如果缺乏對營銷工作的財稅分析,也就無法適時定性甚至定量地反映其效率和效果、無法給后續的市場營銷工作給出更理性的建議和指導。
歸根結底,財務管理與營銷工作是在企業戰略目標的統轄之下矛盾統一的辯證關系。雙方工作中既可能因對企業戰略、在價值鏈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存在偏差和分歧而產生矛盾,比如:財務部門不考慮合規和制度說到底是為和業務部門一起為企業創造價值這一根本目標服務的,營銷部門為了銷售卻不考慮資金回收的可能性、速度對企業現金流和利潤的影響等。但更加有可能在分工的基礎之上精誠協作,共同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為企業創造價值。
四、啟示
(一)營銷工作要嚴守財務紀律
要適時向營銷部門和營銷人員培訓相關的財稅、內控知識。使營銷人員了解程序、流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財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盡可能自覺按照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行事。從而降低企業運行風險。在營銷工作開展過程中要適當考慮企業財稅、內控方面的要求。這不僅能降低風險,而且適當的事前財稅籌劃,能夠使營銷工作創造更多的價值。
(二)財務管理要融入營銷工作
企業財務部門不僅應該是記賬型、控制型的,同時也應該是價值創造型的。在記賬、控制的基礎上還應該融入營銷工作,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管理功能為企業主動創造價值。
參與預算預測。通過預算管理、標桿管理等方式,幫助企業取長補短,促進實現營銷目標。財務預算、預測一定要結合實際,服務營銷工作,否則作用有限。
參與營銷分析。通過競爭者數據分析,協助分析競爭對手動態,為營銷部門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與營銷項目。協同營銷部門積極進行財稅籌劃。
總之,財務管理和營銷工作要盡可能實現交互、融合,共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強大的競爭力而分工和協作。
參考文獻:
[1] 鄭 豐.財務與營銷在企業中的關系及控制策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18).
[2] 王棣華.財務與營銷“聯姻”[J]. 新理財,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