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良科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在小兒疝氣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臨床收治的小兒疝氣患者4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手術;觀察組,給予微創手術;并對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和術后的并發癥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且術后出現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用于小兒疝氣治療術后并發癥較少,且患者恢復快,值得臨床應用于推廣。
【關鍵詞】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小兒疝氣;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23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小兒疝氣,也叫脫腸,是常見的小兒疾病。小兒疝氣分為腹股溝疝和臍疝,最為常見的是腹股溝斜疝,平常無明顯癥狀,但當孩子哭鬧或奔跑時,腹股溝和陰囊就會出現軟軟的一團[1]。據研究表明,男孩患此病的幾率高于女孩;女孩患此病無明顯癥狀,因此,及其容易被忽視。小兒疝氣是先天因素形成的,是不能進行預防的,其中早產和低體重兒患上此病的可能性較大。本文研究分析了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臨床收治小兒疝氣患者4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年齡最小的為10個月,最大的為12歲,平均年齡(5.12±4.32),單側疝氣患者15例,雙側疝氣患者5例;觀察組年齡最小的為7個月,最大的為11歲,平均年齡(4.87±3.69),單側疝氣患者14例,雙側疝氣患者6例。研究方法及分組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納入兩組患者基線資料進行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則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治療,患兒取平臥位,將其臀部墊高至合適的位置,并進行麻醉,采用皮橫紋下橫切口,切口長度為0.5~1cm,找到疝囊,并縱行切開,將疝囊完全剝離,直到頸部,并使用絲線進行高位結扎,之后縫合;使用常規抗生素,防止感染[2]。對照組患兒給予傳統的手術治療,切口長度均超過2.5cm,其余方法和觀察組一樣。并記錄兩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并進行分析比較。
1.3 觀察指標 主觀察內容為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以麻醉開始到切口縫合完畢;手術出血量指從切開到縫合完畢之間的失血量;并發癥主要觀察是否出現傷口感染和腹腔膿腫。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不同的手術方法,均將疝囊成功剝離,并康復,但觀察組的手術方法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23.78±6.13),手術出血量為(5.28±0.42),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8例;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3.78±5.34),手術出血量為(1.34±0.16),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2例。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高于對照組,t=7.7041,p=0.00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手術中失血量少于對照組,t=39.204,p= 0.00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高于觀察組, =4.800 p=0.028,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疝氣臨床常見的癥狀有:“腹股溝區或臍孔出現時有時無和時大時小的包塊;”若治療不及時,隨著年齡的增加,疝囊不斷長大,可能就會發生嵌頓和絞窄,從而引起睪丸或卵巢問題。小兒疝氣可分為腹股溝疝和臍疝;腹股溝疝是因為鞘狀突未關閉所致,臍疝是由于臍環不能及時縮小閉合所致[3]。
一歲以下的患兒可以采取保守治療,因為一歲以下的部分患兒能自行痊愈;一歲以上患上此病的孩子是不可能自行愈合的,需要進行手術,切除疝囊,并將疝囊高位結扎。先天因素是發生小兒疝氣的主要原因。后天導致小兒疝氣的原因是小孩經常哭鬧或身體虛弱等,異常增加腹腔內的壓力,使得臟器擠鞘狀突;其次,腹股溝部肌肉與腱膜組織薄弱,阻擋力量薄弱,也使得腹腔內臟器很容易進入鞘狀,而突發疝氣[4]。因此,對于已患有疝氣的孩子,在沒進行治療前家長要注意對其的護理,例如,不能讓其長時間的哭鬧。
病情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就會出現腹部疼痛、嘔吐、排便不暢等,且按壓腫物時會有明顯的的壓痛感;疝氣還有可能會導致患兒生殖系統發育出現問題,引起并發癥,例如,腸梗塞。小兒疝氣經常發生在兩側,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此種手術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此病患兒基本上年齡偏小且免疫力較低。傳統的手術傷口均在2.5cm以上,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和一些術后并發癥,不利于患兒的康復。微創手術治療,具有傷口短、失血量少、住院時間短和并發癥少等優點,是目前臨床治療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證實,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療優于傳統的手術方法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于推廣。
綜上所述,微創手術對于小兒疝氣療效顯著,出現并發癥的幾率也較低,值得小兒疝氣治療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馬琳.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8):50-51.
羅元勝,肖志華.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8):81-83.
羅元勝,肖志華.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8):81-83.
宋憲剛.比較傳統手術、小切口微創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0):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