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奕菲
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主要目的是保證食品中的營養成分符合飲食標準。近幾年來,部分企業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在食品制造過程中加入大量添加劑,不僅改變食物的營養成分,而且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當前食品安全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要話題,為保證社會實現良好發展,必須加強對營養成分檢測工作的重視。
食品安全中營養成分檢測中的問題
檢測方法不準確。我國當前采用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方法中存在一些問題阻礙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未設置明確的食品營養成分概念;第二,所采用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方法和程序相對比較單一,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三,由于食品種類的多樣性導致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呈現復雜性特點,所以給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產生不利影響,最終導致檢測結果產生偏差。為解決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檢測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根據不同食品類型制定不同的食品測定方法,從而全面掌握食品營養的成分概念,有目的的選擇相對應的檢測方案,提高營養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檢測機構不夠專業。人們對食品關注的不斷增加,促使社會上出現大量食品檢測機構,但是這類機構帶有盈利性質,所以各機構之間形成激烈的競爭關系,在這種環境下,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首先食品檢測機構中的檢測人員專業性不強,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訓練,所以檢測水平和操作能力并不高,無法保證食品營養檢測結果的公平和公正。其次相關政府部門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對食品檢測機構運行加強重視和監管,從而導致整個檢測行業缺乏自律性,影響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工作質量和效率。另外,食品檢測機構中的檢測設備比較落后,工作流于形式,從而影響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結果的科學性。
食品安全中提高營養成分檢測水平的有效措施
加大對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的監管力度。雖然我國已經意識到食品安全重要性,并逐漸采取一定措施加強管理,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為提高食品安全中營養成分檢測水平,最大程度發揮檢測作用,必須加大對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的監管力度。這要求相關政府部門必須對當前管理現狀先進分析,總結現實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完善的食品營養檢測制度,明確食品安全中營養成分檢測標準。針對當前第三方食品檢測機構中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應當與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形成合力,加強對社會中企業和機構的管理,逐漸構建出相對系統的、規范化的監管體系,明確各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構建完善的問責機制。
設立專門的食品營養檢測中心。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制度、法律規范等方面加強對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水平的提升,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維護市場秩序,政府部門應當設立專門的食品營養檢測監管中心,從而實現全面管理。在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營養成分檢測是重要組成部分,設立專門的食品營養檢測監管中心可以提高對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的宣傳與推廣,由政府支持的機構所展示的檢測結果更具有權威性,從而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為推動工作順利開展,政府部門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技術的開發工作上,為食品安全提供先進技術支持。
加大對食品營養安全的宣傳和支持力度。在傳統觀念中對食物的認識就是填飽肚子,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對食品營養成分不了解,也很少有人去研究營養成分的真實性與均衡性。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時期,人們物質生活得到充分滿足,同時也給予食品營養成分更多的關注。食品營養安全不僅包括營養成分和種類,而且還包含食物原材料的綠色性和生態性等。為推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對食品營養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認識。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始終是重要的社會問題,但是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在全社會范圍內推廣、宣傳食品質量安全的理念,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在科學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工作下,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從而保障廣大人們群眾合法權益不受侵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