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妹
摘 要: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的指示,初中的課堂教學越來越具有開放性,老師與學生的位置互換,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則成為一個課堂的傾聽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師退出了課堂教學,反而老師成為一個載體,類似于一座橋梁,起著聯結學生和知識的作用。雖然老師是一個課堂的傾聽者,但在這之中蘊含著大智慧。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談談教師作為一個傾聽者的智慧。
關鍵詞:教師;課堂傾聽;智慧
一、教師課堂傾聽的內涵
教師課堂傾聽本身就是教學的一部分,它是指老師與學生在教學互動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它需要身體多個器官的感知,包括耳朵、眼睛、大腦、嘴巴等,把學生所表達的內容進行感知、判斷,包括說話者的語氣、價值偏向等。首先,教師在傾聽過程中會感受到許多信息,有文字信息和非文字信息,例如說話者的情緒、情感態度、語氣等;其次,教師在課堂傾聽的過程中,會把聽到的信息經過思考加以分析,并做出一定理解和判斷;最后,傾聽時要把接收到的信息做出相應回應,即對說話者的語氣、對文字的理解在內心中給出相應的判斷,如閱讀這句話的語氣不對,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不到位等。通過上文的分析,大家不難發現,教師傾聽是積極主動、真誠虛心的。
二、教師課堂傾聽的智慧
1.教師認真傾聽是對學生的尊重
老師的認真傾聽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尊重,不是地位上的尊重,而是在人格和精神上的尊重。例如,在給學生上《七顆鉆石》時,讓他們分段讀課文,學生讀完之后,老師對學生的閱讀做出一定點評,學生會認為老師尊重了自己,對自己的閱讀有一個回應。如果,在學生讀完課文之后,老師不作任何評價和回應,學生可能會在心里猜測和懷疑,覺得老師沒有尊重自己。
2.教師認真傾聽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懷、鼓勵
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會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活動,在教授一些簡單知識的課程中,認為簡單的問題不需要給出解釋。但人們的智力水平不一樣,會在簡單的問題上留下困惑。而如果一個老師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會讓這些學生受到鼓勵,感受到老師的關心。
一位老師教授魯迅的《社戲》時,提問學生:“你們知道社戲是什么嗎?”許多學生回答:“知道。”但是,老師在聽到這些聲音中有學生在小聲回答:“不知道。”于是就說:“雖然我們許多人都知道,但是還有一些學生不知道,那我們就簡單講解一下社戲。”老師這樣的回應,會讓學生們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關心,在以后的上課中會積極學習。
3.教師的認真傾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于一些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當一些學生的答案和自己給出的答案有很大出入的時候,就會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自己設定答案的方向,而這種做法長期存在,就會讓學生疲于應付,大大壓抑了學生的熱情。而一個有智慧的傾聽者,會認真傾聽,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暢所欲言。而學生則會以更加主動的態度參與到以后的學習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一位老師在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時,提問學生:“大家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想法?”一位學生回答說:“我認為,事物的正確答案只要有一個,在考試的時候,老師就是根據我們做題的對錯來給分的,那要是事物的答案不只一個,為什么我給的答案就是錯誤的呢?”面對學生的回答,老師說:“你的想法非常不錯,但是你沒有站在一定的角度看問題,事物答案是不是不止一個,是有條件的。雖然你的說法有些不妥,但是能積極舉手回答提問,是值得鼓勵的,大家也要向這位同學學習。”這種真誠的回答,是站在一個有智慧的老師的角度看問題的。這樣做會讓學生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積極發言,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活躍,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
4.教師認真傾聽也是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要圍繞學生,要以學生為主,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能在他們千奇百怪的發言中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例如,對于一些句子的理解,大家暢所欲言,老師作為一個傾聽者,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與自己的理解相比,發現學生所給的答案會比自己設定的答案更精彩。而且,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老師也會發現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水平。
總之,教師課堂的傾聽是一門學問,其中包含著一種大智慧,不僅對學生的發展有幫助,更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升有促進作用。這就對當前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和知識水平,學會課堂傾聽的智慧,積累豐富的經驗。并追求傾聽智慧,促使自己的個性得到發展,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老師。
參考文獻:
[1]李如密.課堂教學傾聽藝術探微[J].課程·教材·教法,2009(11):30-34.
[2]湯衛紅.教師的傾聽智慧[J].教育科學論壇,2011(11):48-51.
[3]柳青.教師課堂傾聽的內涵及意義[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3):50-52.
[4]陳敏.教師課堂傾聽的智慧: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教法探討,2015(10):28.
?誗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