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偉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到了教學領域中,這是新課程改革掀起的一股浪潮,所謂“微時代”的到來,成為了課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關鍵字詞,對于這種新型模式的發展和應用,備受教師的關注,如何將微課程應用到初中歷史的學習實踐中,將對初中歷史教學改革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就微課堂的現狀和實踐應用進行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微課堂;實踐應用;初中歷史
微課的具體含義是指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以生動靈活的視頻方式來提供一種新的教育資源,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來進行學習和答疑,這種新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對傳統教學行業的教學模式的突破,隨著現在互聯網的普及和無線終端的普及,微課堂變得隨處可見,而且也方便了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夠求學的現象。微課的核心組成就是課堂教學視頻或者是教學案例片段,同時也包含了與該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反思、課堂和課下測驗、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
一、微課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際意義
由于初中生的學習自制力還都比較差,注意力的時間也比較短,容易引起一些無意注意,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比較難以靜下心來去學習。歷史課程的學科特點也是文字太多,相關的歷史背景太復雜,初中生的課業繁重,需要記憶的歷史知識也比較多,日漸增加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對初中歷史變得毫無興趣,而新課程改革所引入的微課學習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把相關的歷史融合起來,做到知識點的梳理和整理,運用靈活的授課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在傳統的課堂上大家都知道對于教師的講課一般注意力在十幾分鐘,而微課進行相關的視頻導入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使整節課的課堂氛圍都比較活躍,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對于傳統的教師來講,新技術的引入讓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通過設計教學課程,試著用微課進行教學,拉近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給傳統的課堂增添了活力,但同時也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勢的教育改革對于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微課的講授是一個動態化的呈現過程,能夠感受到一個國家和一個王朝的興衰轉變,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價值觀。
二、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歷史微課實踐活動中,可以采取創設情境的方法,通過將課程以微課的形式展示出來,以這種上課形式來吸引學生注意,改變以往傳統的授課方式,既能很好地進行對比學習,又能很好地展示歷史背景,以視頻動態的模式展示出來,對于一些學習困難的地方,還可以進行反復性的學習,多次給學生播放視頻。例如,在進行八年級歷史學習的時候,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首先可以通過視頻來了解這兩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背景、時間、起因及結果。通過對比學習更能夠加深對這兩次戰役的描述。教師進行設問“通過這樣的兩次世界大戰到底給人民帶來了哪些利益呢?對于人們經濟生活發展是否起到了作用呢?”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兩次世界大戰的實際意義,來回答相關的問題。通過將微課教學引入初中歷史課堂中,以創新的教學方法去進行教學,把握好相關的歷史知識點,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去剖析每個歷史知識點。
三、微課在歷史課堂中的上課形式
微課的使用中,教師首先要結合相關的歷史教材內容和學習目標,進行設定微課學習,教師要先把相關的微課設計制作出來,再上傳到學校的網絡平臺或者傳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激勵有能力的學生進行相關的課程延伸,幫助學生學習視頻內容,從視頻內容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將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通過上課前的預習,對所要學習的歷史課程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接下來就是進行微課堂上課,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并且和所學的相關內容進行聯系,緊密地提出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問題,一步步通過設問的方式,引領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歷史知識,對于一些學生不懂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分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總結課程中的知識點,讓學生提高合作和探究能力。最后對于本節課程的微課程學習,教師要做到及時的點撥和評價,解答學生不懂的疑難問題,評價本節課中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在此期間教師要多對一些過程性活動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微課在初中歷史的應用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要求,通過能夠形象生動地展示歷史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歷史知識,從而全面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俞月麗.例談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5(16).
[2]王春波.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5(4).
[3]何秋蘭,劉贛洪.新課程下的中國中小學微課教學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5(4).
[4]孫月圣.中小學微課熱的追問與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5(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