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澄心
摘 要:生物有著規律的生活,生活中有著多元的生物。生活與生物彼此聯系、密不可分。學習生物自然也離不開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淺顯論述一些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生物科學是一門研究大千世界生靈萬物的基礎性學科。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醫療保健和環境保護等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因此,生物課堂本應該是生機勃勃的課堂,是學生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課堂。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受到功利化教學思想的影響,片面地讓學生脫離實際生活死記硬背一些所謂的考點,致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黯然失色、索然無味。長此以往,學生自然也就會對生物學習失去興趣,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會逐漸下降,課堂教學效率勢必也會每況愈下。鑒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循著生物科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采取一些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一些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是連接形形色色的實際生活與林林總總的生物知識之間的一座橋梁。當學生步入了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中,濃厚的學習興趣自會油然而生,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節節攀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具體生活實際,精心創設各種各樣形象逼真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借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人體的消化與吸收”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師:“同學們,你們一定都吃過西瓜吧!”生:“當然吃過啦!”師:“那你們有沒有過把西瓜子咽到肚子里的經歷。”生:“有過呀!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咽下去。”師:“同學們,這些被你們咽到肚子里的西瓜子會經歷些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人體的消化與吸收這部分內容吧!”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得枯燥的生物知識變得妙趣橫生,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過程變得積極主動。
二、融入生活化教學素材
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融入教學內容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引領學生學以致用。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大幅提高。此外,如果學生能夠靈活自如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他們就會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鑒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巧妙融入各種各樣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借此指引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進一步升華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生態系統的穩定”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啟迪學生對人與地球關系的思考,筆者利用郭沫若《女神》中的詩句“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深恩?”巧妙導入。在教學“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引用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在教學“食物鏈與食物網”這部分內容是時候,筆者引領學生聯想到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生活化教學素材的融入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富有生機,生活化教學素材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表面抽象變得深入具體。
三、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復習是鞏固內化知識的必然手段。課后作業旨在引領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精心設計的作業去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能夠讓學生一絲不茍地去完成教師設計的這些作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作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自然就會一絲不茍地去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鑒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立足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課堂實際表現,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潛心設計一些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借此激發學生對課后作業的興趣,進而真正發揮課后作業鞏固內化知識的作用。
例如,通過學習蘇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這部分內容,學生明白了維生素C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特性。結合這些內容,筆者設計了一項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即讓學生“探究并比較果汁與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并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器材。在實驗過程中,做好詳細記錄。
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使得學生探尋到了學以致用的各種途徑,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使得學生切實鞏固內化了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融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以及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等策略來實現初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總之,教師要立足于初中生物教材,著眼于學生實際生活,多措并舉將初中生物教學生活化,進而讓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成為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推手。
參考文獻:
[1]張玉苗.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3):236-237.
[2]張雪斌.試析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6(8):58.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