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斌
摘 要:復式教學是在班級授課制下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我國農村中較為常見。復式教學下,講課時間少,教學任務重,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必須對其有效改進。就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改進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改進策略
當前形勢下,農村學齡人口逐年減少,小學復式班逐漸增加,復式教學在小學基礎教育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也越來越重。而要想發揮復式教學的積極作用,就必須針對我國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現狀,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進而推動農村小學教育的更好發展。
一、復式教學的概述
所謂復式教學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成一班,由一位教師在同一節課里對不同年紀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形式。復式教學與單式教學是相對的,復式教學下,教師需要面對不同年紀的學生,一對多是其最凸顯的特征,在這種教學下,教師教學任務較重,教師在完成一個年級的教學后,需要緊接著對另一個年級的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學齡人口逐漸減少,再加上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進入城市生活,使得農村生源開始向城鎮流動,復式教學在農村小學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然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這種背景下,復式教學要想完成這一目標,就必須從實際出發,不斷改進,深入復式教學的研究,從而提高復式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1]。
二、農村小學復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復式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
就我國農村小學教學來看,教育工作者已經習慣了單式教學,對復式教學還不夠重視,缺乏正確的認識,甚少涉及復式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小學復式教學難以正常、有序地開展。
2.專業教師不足
復式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組織形式,對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小學教師在復式教學方面的能力存在較大的空白,許多教師對復式教學不了解、不熟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能按照復式教學的具體要求來教學,難以實現高效教學。
3.教學觀念落后
在農村小學復式教學中,教師依然在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忽略學生的差異性,打壓了學生的能動性,從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復式教學質量不高。
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改進策略
1.提高認識
在我國農村,復式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要想推動復式教學的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復式教學工作,要結合我國農村當前復式教學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復式教學,加強與復式教學相關的培訓。對于學校而言,要把復式教學提上日程,結合復式教學特點以及我國新課改要求,合理、科學地開展復式教學。
2.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
在農村小學復式教學中,專業的教師匱乏是制約小學復式教學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由于專業的教師不足,復式教學具體要求難以真正地落實下去,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想推動復式教學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一方面,要深化現有教師對復式教學的學習,提高現有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派遣思想進步、能吃苦、工作能力較強的教師擔任復式班教學工作[2]。同時,對新上任的教師要做好崗前培訓工作,讓教師掌握復式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復式教學工作。另外,要落實責任制,將相關責任落實到教師的身上,從而促使教師不斷去學習,嚴格按照復式教學要求來開展教學。
3.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我國小學教學的重點。在復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就課文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在討論后給出自己的答案。由于是復式教學,這種討論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4.精心設置復式教案
在小學復式教學中,備課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只有備好課,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復式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教學形式,在備課的時候,教師應遵循復式教學的先“縱”后“橫”原則,要先備教材、備學生、備作業,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開動大腦,培養學生的能力。
綜上所述,復式教學在農村小學比重較大,開展復式教學符合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特點。復式教學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教學方式,它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年級拼成一個班級來進行教學,而要想實現復式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深入研究復式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探索出科學的復式教學模式,從而推動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賀全水.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改進[J].湖南教育,2000(23):53.
[2]朱揚壽.村級小學復式教學的新形式[J].教學與管理,2016(26):4-5.
注:“復式教學模式中學生評價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2017]JNX04)。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