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萍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班主任既是教授知識的教師又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管理的重要性。班級管理是一種藝術,需要老師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善,根據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校規校紀,建立正確的班級管理政策,良好的班級管理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從改善班級管理缺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闡述,以建立正確的班級管理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創新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和正確的日常管理,對學生的生活還有學習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事物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小學班級能夠積極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在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老師錯誤的體罰、不正確的規定都會對學生幼小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正確的班級管理方式對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教師通過體罰學生建立威信,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人,這是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很多小學班級管理中,老師忽視了育人的重要性,沒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部分老師通過體罰、惡劣的言語等管理學生,以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這樣的行為方式,會使學生畏懼教師,在班級中產生緊張的情緒,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使本應活潑開朗的學生變得沉默寡言,完全扭曲了教學的宗旨,影響了教育教學的成效。
2.教師對學生過于“愛護”,學生達不到鍛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長過于溺愛孩子,教師稍微嚴厲一點,家長就十分不滿,甚至向學校施壓,這樣的情況使許多老師不敢過于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鍛煉,阻礙了學生正確的成長,忽略了磨煉對學生成長的作用。
3.班主任沒有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品質是從小養成的,小學階段的孩子是學習新鮮事物最快的時期,然而在班級管理中,很少看到德育方面的教育,學校重視學習文化課,班主任不重視學生的德育,致使學生不懂基本的禮儀,道德品質低下,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工作
1.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師生之間產生信任有利于教師開展班級管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天真可愛的,他們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和好感,只有幫助孩子們保持一顆童心,才能健康地發展。作為班主任應該告別錯誤的交流方式,打開心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多多交流,成為孩子們的朋友,這樣學生才能和老師進行心與心的交換,便于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才會認真地聽取老師的教育,并認真執行,總之,良好的班級管理是學生擁護老師而不是害怕老師。
2.不斷傾聽他人意見,學習新的班級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要職責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鞭策學生。班主任應該更好地了解學生,改善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應該多與孩子的家長溝通,掌握孩子與家長交流的信息,以反映自身的工作狀況。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更加了解學生,便于自己更新班級管理模式,改善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
2.班級管理過程中考慮學生的感受,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教育引導學生
小學生對很多事物正確與否都沒有清晰的認識,犯錯無法避免,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應對學生所犯下的錯誤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為了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老師應該避免在公共場合對學生進行批評,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耐心地分析,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這樣才能完全改正,在恰當的時間和恰當的地點進行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
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之中,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班級風氣,在不斷的良性循環中學生更有集體榮譽感,會更熱愛學習,并在學習和與同學的交流中熱愛校園生活,這是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創新管理策略必須努力的方向,班主任應該不斷挖掘學生潛能,努力地更新教育觀念。
參考文獻:
[1]劉莉紅.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J].散文百家,2015(12).
[2]唐小輝.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探究[J].南北橋,2016(10).
[3]王曼曼.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教育時代,2016(9).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