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摘 要:做陽光教師,把愛心灑向每一個角落。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做學生的榜樣。愛護學生的自尊,以自己的高尚去工作,去創造高尚。
關鍵詞:小學;陽光教師;愛心
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從教三十多年來我遇到過許多脾氣古怪的學生,有特別淘氣的、有愛說謊的、有好動的、有不愛寫作業的……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堅信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他的每一個學生,要用愛滋潤孩子心田。
一、做陽光教師,把愛心灑向每一個角落
教師的工作不止是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了解學生。做陽光教師,把愛心灑向每一個角落。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我被一種想法困擾著,因為我弄不明白我們培養的是人才還是考試機器。如果是人才就應該是活潑的健康的有主見的,至少是快樂的;而考試的機器就是死板的郁悶的沒有生機的。我們當然是要培養前者,而絕不是后者。可是,現行的教育對孩子的評價是老實、聽話、考試得高分的才是好孩子。有個孩子是個出了名的乖乖仔,他學習成績好,不淘氣,不打架,可是他整日悶悶不樂,除了學習他什么也不干,班級的值日都不做,沒有朋友,對什么都沒有興趣。這樣的孩子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學生呢?我不認為他是個好孩子。于是他成了我的關照對象,我安排他工作,拉著他參加游戲,鼓勵他和同學交往,教導他幫助學習不如他的,有意識地讓那些熱情開朗的孩子找他玩。慢慢地班里的活動中有他了,他周圍的小伙伴也增加了,他的性格也開朗了好多。
我們常常過多地關注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忽略了那些性格不健全的孩子,而恰恰是這類孩子特別需要從另一個方面得到關愛。記得班里有一個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還多動,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還影響周圍同學的學習,我批評過他,也多次勸說,都無濟于事,為此我苦惱了好長時間,有時真想對他大吼后把他攆出教室。后來,在學校組織的一次家訪中我去了他家,我了解到原來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媽媽就離家出走了,他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邁的爺爺照顧他,爺爺只能保證他的溫飽,在學習上根本幫不上什么忙,他也不聽爺爺的話。自從那次家訪回來后我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上課時我不是總盯著他聽不聽講,是否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而是積極提問他,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就及時表揚他。還把班級澆花的工作交給了他,每每看見他認真澆花的樣子我都會笑著對他說:“看花兒在你的精心照顧下開得真鮮艷。”在他過生日的時候我為他買了生日蛋糕,還組織全班同學為他唱了“生日快樂歌”。當歌聲響起來的時候我看見他眼里閃著淚花。從此,班里的同學開始喜歡他了,笑容也常常掛在了他的臉上,他的學習也突飛猛進。這件事讓我明白如果你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你,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教師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
二、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做學生的榜樣
教師要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做學生的榜樣。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都喜歡模仿老師,時時受到教師人格示范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和懲罰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它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在班級大掃除的時候,臟活累活我都和學生搶著干,冬天掃雪,我也和學生一起汗流滿面。
三、愛護學生的自尊
小學生由于認識能力不強,加上外界的風吹草動,時時會引起他們心靈的波動,所以有時學生會犯點小錯誤。對于學生犯的小錯誤,只要不是有意的,我常常是笑一笑給學生一個“臺階”,讓學生自我反省。這樣做在無形中就保護了學生的自尊。有的學生犯的是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錯”,這就更需要教師從細微入手,把話說在點上,說到學生的心里頭,使學生在感情上與老師產生共鳴,能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大量的事實告訴我,簡單粗暴地訓斥是沒有用的,只有愛護學生的自尊,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班里有個孩子就是喜歡動別人的東西,甚至連老師的桌子他也敢翻。我知道后,沒有在同學面前批評他,而是把他單獨留在教室,給他講了動別人東西的害處,慢慢地,他的這個毛病就改了。
四、感受幸福
當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感覺到,對這些學生,你既要把他們當作學生,也要把他們當作孩子。把他們當學生,要教導他們;把他們當孩子,就是要愛他們。由于我的愛心加教育,我與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一堂堂語文課上孩子們精彩的表現;一句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滋潤我的心田;桌腳案頭常常有一杯冒著熱氣的開水……我不刻意地問是誰做的,我只是靜靜地觀察,用心地體會,我默默地品味著:這就是愛,這就是愛的教育的碩果。我以我的真心換來了學生的真情,我真心感受到了做老師的那份幸福。
教師的工作之所以高尚,就是因為教師要以自己的高尚去工作,去創造高尚。
參考文獻:
周心紅.用愛滋潤孩子的心田[J].新課程學習(中),2014(6):194.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