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欣
摘要: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數學素養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構建更加高效實用的高中數學課堂,已成為現階段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的關鍵。本文從傳經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究了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與途徑,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數學 ? 《新課程標準》 ? 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沖擊下,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戰,不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內容上,《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這是構建高效課堂最終的意義,教師應舍棄陳舊觀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傳統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是單一的,大多以做數學歷年考題為主,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比較嚴重。這是很多年來,不管是家長和學生,還是教師都默認的做法。教師在一味地只想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同時,忽略了學生自主意識的開發,導致學生思維僵化,沒有形成靈活的邏輯思維及創造力。因此,構建新課程改革下高效數學課堂是當下人們最關注的熱點之一。
二、改善高中數學教學環節的策略
1.加強課前預習
不論是哪一門課程,課前預習都非常重要,根據教學經驗可以看出,課前預習過的學生要比沒有預習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更快、更扎實。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學生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帶著問題聽教師講課,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有問題的正好可以當堂解答,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成績一定能夠提高。
2.課堂小組討論
小組式教學是新課程下改革的重要特點之一,學生以三到五人為一組,學生在組內發言,在鍛煉學生口才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組織協作能力。如在教學《高中立體幾何》時,筆者建立小組討論,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立體幾何物體,先是小組內自由討論,然后在小組內自由選擇一到兩位同學上臺講述。在這種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掌握了書本知識,也發現了生活中的數學模型,給學生灌輸了生活處處皆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利用多媒體教學
以往的數學教學都是以黑板板書教學和單純機械式的運算為主,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下意識認為數學只是重復的運用公式運算,沒有趣味性。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設備也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傳統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建立了高效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豐富多彩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現如今,多媒體計算機在教學課堂的應用是最多的,計算機運算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夠將虛擬的數學概念模型化,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數學生動有趣的地方。如在教學《函數》時,教師可以使用計算機的畫圖功能,將函數簡單的數字公式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模型,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圖像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隨著計算機輸入的數字變化時,指數函數圖像也會隨之波動,通過這種形與色多維立體的感官刺激,學生加深了對高中數學知識的認知。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學起來輕松,教師教起來也輕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迎刃而解。
4.加強業務學習,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素養
為了加快新課程改革,建立高效數學課堂,高中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探索求知、不斷實驗,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指導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及時轉變自己的陳舊觀念,推陳出新,不斷精進,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教學方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課堂應是多元化的,而傳統基礎知識的講解已滿足不了《新課程標準》的需求。高效課堂應是生活與書本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鍛煉數學思維。多媒體教學學生從封閉單一的教室里解放出來,讓學生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以上是筆者關于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方式的幾種建議。
(作者單位:江西省龍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