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梅
摘 要: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彼俚刂赋隽讼氤删鸵环聵I(yè),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而德育就是由許多瑣碎的細節(jié)組成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往往能反映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yǎng)。從學生“背書包”這個小細節(jié)展開討論,通過分發(fā)調(diào)查表,小記者采訪學生、家長、教師,孝敬教育主題中隊會等活動,讓學生認定“我的書包,我做主”這個觀念,并走出學校進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德育觀念宣傳,成功實踐了讓德育走進學生生活的理念。在德育的實踐中處處證明: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源于細節(jié),教育的主陣地也應當在于生活。在那些貌不驚人、雞毛蒜皮的小事中,浸透了許許多多足以影響乃至改變學生一生的教育契機。
關鍵詞:孝敬教育;小細節(jié);德育;書包
【選題】
上學放學的場景每天都在眼前,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否發(fā)現(xiàn),孩子的書包是由誰背呢?對此,我們開展了“今天的書包誰在背?”的調(diào)查活動。首先,我們派出我們的小記者,在校門口拍照,沒想到,還真的發(fā)現(xiàn)不少。其次,我們分發(fā)了調(diào)查表,組織全校的班級對本班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孩子進行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吹阶疃嗟膱鼍笆菭敔?、奶奶、爸爸、媽媽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順手將孩子的書包背在自己的身上,這樣的場景不僅僅在自己學校,基本上所有的中小學門口都是顯而易見的。最后,調(diào)查的結果令我們大跌眼鏡。平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尤以中低年級最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掠羞@么多的孩子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呢?作為家長,他們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我們的書包到底誰做主?由此我們班確定本次的破解難題為“我的書包,我做主”。
【實施】
一、行動一:調(diào)查活動:“今天的書包誰在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掠羞@么多的孩子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呢?這時候,我們小記者開始熱鬧起來了,他們?nèi)齼蓛傻鼐墼谝黄穑_始討論要怎么去了解情況。經(jīng)過討論,他們提出了要去采訪那些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和老師。
最后調(diào)查的結果令我們大跌眼鏡。平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尤以中低年級最甚。全校學生共有787人,那么有兩百多名學生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
二、行動二:小記者采訪學生、家長和老師
1.對學生的提問
(1)你的書包是自己背的嗎?
(2)(不是)是你讓家長背的,還是家長主動要背的?
(3)你的書包經(jīng)常讓家長背,還是偶爾讓家長背一次?
(4)是因為你的書包重,才讓家長背的嗎?
重:那這么重的書包,背在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的身上,你覺得他們重不重呢?
不重:既然書包不重那為什么不是自己背呢?
(5)你覺得我們的書包應該誰來背?為什么?
(6)你想嘗試一下每天都自己背書包嗎?
2.對家長的提問
(1)您的孩子的書包是他自己背的,還是您背的?
(2)您認為幫孩子背書包是家長應該做的嗎?
(3)為什么不讓孩子自己背書包?是太重了嗎?
(4)您幫孩子背書包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您覺得幫孩子背書包會不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
(5)是否嘗試過想讓孩子自己來背書包?一起解決書包重的問題?
3.對老師的提問
(1)您在上班下班的路上,看到學生自己的書包讓家長背的現(xiàn)象多嗎?
(2)您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
(3)您提倡學生自己的書包要自己背嗎?甚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般采取怎樣的措施?
(4)自己的書包自己背,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什么好處嗎?
(5)您想對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學生說什么?對家長說什么?
(6)請問,您對“我的書包,我做主”這個活動有什么看法?
三、行動三:我來說一說——“我的書包,誰做主?”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長期受到無微不至的愛,吮奶經(jīng)歷竟達八年之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以至二三十歲了都還不會系鞋帶。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他得到了無微不至的“愛”,本來應該溥儀自己做的一丁點兒小事都有人代勞。正是事事有人代替,使溥儀喪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見,愛不能越俎代庖。經(jīng)過一系列的采訪,特別是采訪老師,小記者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愿望,書包是應該自己背的。
首先,學生寫一篇文章,說明自己的觀點:我的書包誰做主?其次,制作孝敬書簽,表達我的書包我做主的決心。最后以本班為破解行動中心力量,從點出發(fā),向四周線性擴展,最后覆蓋全校。我們喊出了“我的書包,我做主”的口號。
四、行動四:“我的書包,我做主”孝敬教育主題中隊活動
1.活動理念
基于學?!拔业臅?,誰在背?”的調(diào)查活動發(fā)現(xiàn),平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尤以中低年級最甚。全校學生共有787人,那么大約兩百多名學生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選擇開展“我的書包,我做主”孝敬教育主題中隊活動。
2.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小品讓學生直觀感受書包不是自己背的現(xiàn)狀的嚴重性,了解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原因,提出“我的書包,我做主”。
(2)通過小品勸導、孝敬故事和現(xiàn)場提問讓學生明白書包自己背只是一個起步,這其中蘊含著對長輩的孝敬。
(3)通過孝敬書畫展示、感謝長輩等活動,讓學生明白除了自己的書包自己背,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孝敬長輩,成為湘小好少年。
3.正式活動
第一篇章:發(fā)現(xiàn)難題,調(diào)查研究。
小品:《放學了》
三個人背著書包走出來,說:“放學了,放學了?!?/p>
在校門口遇到了小明的奶奶來接小明,小明的奶奶出場。
小明:“奶奶,奶奶,我在這?!毙∶鲗鼇G給奶奶,然后跟另外兩人說再見。
小明飛快地跑在前面,奶奶慢慢地跟在后面。
邊走邊說再見,然后回到座位。
第二篇章:找出原因,解決難題。
小品:《勸導》
生A、生B:小明,你好!奶奶,你好!
生A:小明,我想問你,你為什么把書包給奶奶背呀?
小明(有點難為情):因為……因為書包太重了。
奶奶:是呀,小明的小書包太重了。
生B:書包太重很容易解決的。其實,學校為了減輕我們書包的重量,已經(jīng)在教室后面的櫥柜給我們每人放了一個小箱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空間,像一些不需要天天用的書本和水杯等都可以放里面,這樣書包背起來就不會那么重了。
生A:是的呢,背上書包,只是我們走上求學之路的第一步,書包可以保管自己帶來的物品,丟東西現(xiàn)象沒有了,無形中培養(yǎng)了我們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小見大,將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明:你們說得很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奶奶(豎起大拇指):不錯不錯。
生B:奶奶年紀大了,做了一天的家務,我們要孝敬她,幫助奶奶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再讓奶奶幫我們背書包了。
生A:對呀對呀,就算是爸爸媽媽,他們上了一天班,也累了,我們也要自己的書包自己背。
小明:謝謝你們,我要向你們學習。
奶奶:你們真是好孩子呀!
(互相說再見)主持人1(旁白):從此以后,小明每天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放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家里還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小明自己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和奶奶一起回了家。
生A(跨出一步):在不久之前,我們中隊就組織了一次校門口勸導同學們自己的書包自己背的活動,還分發(fā)了倡議書。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就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位女同學剛走出校門,她的爸爸便迎了上來,提起她的書包準備走,我們對此進行了勸導,最后,(指著照片)爸爸把書包還給了她,她也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生B:(跨出一步):我們的活動還受到很多家長的歡迎,還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呢?。ㄘQ起大拇指)
第三篇章:破解難題,深化孝敬。
(1)采訪臺下的同學:在上學放學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同學?看到了,你會怎么辦?
(2)講述子路孝敬父母的故事。
(3)講述黃香溫習的故事。
(4)如此下去,大家一起一個勸導一個,最后都將變成尊敬長輩、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湘湖小學好少年。
第四篇章:承諾宣誓,以表決心。
(1)做出承諾:全體起立,立正,把右手舉起來,握緊右拳,請看大屏幕,我們承諾,孝敬長輩,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背書包做起,我的書包,我自己背。立志做一個孝敬長輩、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湘小好少年。承諾人:×××
(2)上臺展示自己畫下的孝敬長輩的情景:在動聽的音樂中學生展示了一幅幅溫暖的畫,紛紛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謝謝。
(3)《感恩的心》手語表演。學生用自己學習的手語來表達對長輩的感謝。
五、行動五:我來做一做——“我的書包,我做主”簽名活動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回報社會,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從背書包這個小細節(jié)出發(fā),進行孝敬教育。我們相信,我們的學子們肯定能成為孝敬長輩、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少年。學生通過此次活動都受到鼓舞,紛紛上前,在橫幅上簽名,承諾“立志做一個孝敬長輩、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湘小好少年”。
六、行動六:家校共勉
1.懸掛簽名橫幅至校門口與家長共勉,放學時分,學生分發(fā)倡議書,并勸導書包不是自己背的同學自己背書包,手拿倡議書與學生家長等合影留念。家長紛紛表示支持學校的活動,豎起大拇指稱贊。
2.學生出校門倡議“我的書包,我做主”孝敬活動;學?!耙阈腥铡?,倡議全校學生自己的書包自己背。
【成效與思考】
轟轟烈烈地進行了系列“我的書包,我做主”孝敬教育主題中隊活動。通過活動,學生的書包自己背的意識增強了,不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學會了體諒父母的辛苦,孝敬長輩。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回報社會,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402中隊從背書包這個小細節(jié)出發(fā),進行孝敬教育,我們相信,我們的學生肯定能成為孝敬長輩、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湘小好少年。作為教師,我們應學會抓住生活中適當?shù)募毠?jié)對學生進行德育,以使德育具體化。每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用一個個細節(jié)累積而成。把德育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細節(jié)”就是讓德育來源于學生生活,“實踐”就是要讓德育回歸于學生生活。任何一種道德現(xiàn)象,只有當學生對它形成了正確的自我責任認識之后,才有可能內(nèi)化為情感和意志,外化為行為和習慣。書包自己背是細節(jié),通過這次德育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孝敬長輩的行為落實到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中。
海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細節(jié)決定成敗,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捕捉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小而實的機會,從背書包入手,時刻對學生進行德育,把德育做準、做實、做巧,防止高、大、空地說教。只有這樣,我們的德育才會有血有肉,使學生在生活中得到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