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秋瑩
摘要:小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事關其個人人生發展成敗的基礎,也是事關民族和國家建設大業興衰榮辱的關鍵。現階段我國偏遠山區小學的德育教育仍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發現這些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尋求解決的對策,改變不良的現狀,以有益于農村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21-01
小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因此,小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事關其個人人生發展成敗的基礎,也是事關民族和國家建設大業興衰榮辱的關鍵。在小學階段,進行道德教育,有利于預防和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的出現,促進個體的發展,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小學生的道德教育任重道遠。
1.小學德育內容
小學德育主要是向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識、淺顯的政治常識以及同小學生有關的法律常識),著重培養和訓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這就是我國在《小學德育綱要》中提到的內容。
1.1?愛國愛黨的教育。愛國就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認識和熱愛,對我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拋頭顱撒熱血換取的。讓學生們從小就懂得艱苦奮斗作風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
1.2?愛人民的教育。讓學生知曉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56個民族共同締造了我們這個偉大的祖國。56個民族一起和平共處,相互尊重,使整個國家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1.3?愛勞動的教育。教育學生們要懂得勞動的光榮,熱愛勞動,平時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知道勞動的辛苦,勤儉節約,懂得艱苦奮斗。
1.4?愛科學的教育。讓學生掌握某些基本的科學知識,懂得某些偉大科學家的名稱甚至發生在這些科學家身上的富有啟發性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科學,尊重科學,反對封建迷信。
2.偏遠山區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國家層面上的培養目標是要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人,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諸多難以令人滿意的因素,具體表現如下:
2.1?重智育輕德育。在當今的教育評價體系中,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的評論仍是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排名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掛鉤。學生的成績好,則教師的績效工資就高,反之,學生的成績差,教師的績效工資就低。教師把學生的分數看成是一個法寶,拼命的逼迫學生學習。
2.2?德育工作比較死板。目前,偏遠山區的德育工作只是多于校內,甚至僅在課堂內,而且在課堂上老師也主要強調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德育工作缺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在課堂光聽那一堆理論,但是下課以后,把一切德育知識都拋到腦后勺,課下的不良行為依舊。因此,教師課堂上這種說教方式沒有真正的能夠落實到位,自然,德育工作也沒能取得好的成效。
3.偏遠山區德育問題的解決對策
既然小學德育工作存在這些問題,我們就要找出相應的對策來解決:
3.1?正確認識小學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門及教師都應提高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程重要性的認識。上級教育部門對教師的評價不應只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參考標準,而是綜合考評教師方方面面。有這樣的保障以后,教師才有更多的空余時間去研究思想品德課及德育工作。每個星期,學校至少要安排每一個班上一節思想品德課,而不是只在課程表形式上列出來,應付上級的檢查。學校也要做相應的學生個人思想品德考評,對學生的一般行為準則進行不定期的考查,這些考評或考查與學生期末成績相掛鉤,這樣做,教師才會認認真真的給學生講授思想品德課,對學生平時的行為進行監督。
3.2?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給學生進行說教。比如說對身邊發生的事例進行簡單的舉例和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向班里的其他同學匯報。然后老師和全班同學一起做總結和,從那個事例中得到什么啟示,以后應該怎么辦。
利用每個星期一的國旗下講話時間,老師給大家講一講有關德育方面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發生在當前的感人事跡,也可以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具有哲理性的德育典故。生動的故事說教有利于小學生理解和接納也使其記憶更加深刻。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道德標準去做。
3.3?家長和學校應密切溝通,相互配合。平時家長也應該和學校好好的談談,不只是有關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還要談到學生平時在校和在家的德育表現。學校和家長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看法,通過了解學生在家里和學校各個方面的表現,學校、家長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
3.4?將德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我們應該知道,德育工作不只是某位老師而是全體教師的責任。作為老師,有義務教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學校領導開學初在布置該學期的目標時,應該要求各位教師在備課時,盡量的把德育內容也考慮進來,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文化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有關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當講到有關面積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我國的國土面積及各大湖泊的面積,讓他們產生對祖國的熱愛。在講到《鋤禾》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因此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培養他們熱愛勞動。
總之,偏遠山區小學的德育工作是一個繁重而艱巨的任務,這需要教育崗位上的相關部門及一線教師的重視,也需要社會各行各業人員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把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曉萍.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9.
[2]?趙麗敏.從養成教育入手,增強小學德育的實效性[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1996.
[3]?趙辛存.小學體驗式德育模式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