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
摘 要: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用的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各個環節中。闡述了如何在追求以生為本、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中磨煉提問之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原則
1.明確主體
傳統課堂教學是“教師一言堂”。教師全權掌控課堂,所謂的知識點踩著既定的教學流程單方面地強制性地被灌入學生的大腦。誠然這樣的做法簡單而便捷,是規模不斷壯大的班級授課制下的“優質快餐”,獲取知識這樣的傾向也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樂趣。教師應該善用提問,活用提問,讓提問拉近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關系,讓提問促使學生去好奇、去思考、去考察、去表達、去行動,真正融入課堂,成長于課堂,積極主動地感受語文的魅力。
2.面向全體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對教師的一連串的問題,大家都很感興趣,紛紛舉手,可只有靠近教師的得到發言機會。絕大多數孩子整節課都沒有獲得回答的機會。課堂教學應該面向全體,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參與的機會。
3.關注個體
在“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的教學中,我就準備了這樣一系列的提問,難度逐步升級。最后僅剩下幾只堅定的小手。這樣的問題既沒有讓這些積累豐富、成績優異的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又激發了他們思索的積極性。最后的提問雖相當困難,但通過合作討論與探究,也獲得成功。這樣全體孩子都參與了思考,上述一連串的提問,無形中對全體進行了分類,學生有什么樣的能力,就能相應回答什么樣的問題,提問機會的合理分配是讓提問煥發生機的重中之重。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途徑
有效的提問是串聯課堂的脊梁和靈魂,如何合理設計讓提問有效是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敲門磚。
1.明目標,講實效
設計提問決不能是信手拈來、天馬行空,一堂課短短40分鐘何其寶貴,每一個問題在設計時都要圍繞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都要符合本堂課的學習要求,不偏離目標與要求,提問才能像衛星一樣順著正確的軌道抵達正確的目的地,才能不浪費珍貴的教育資源。同時,設計出來的提問還要考慮到學生認知發展規律,要難易適中,深淺適度,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得出正確結論,這樣的提問不虛不浮,但卻扎扎實實有實效。明確有效是每一次提問的立身之本。
2.抓重點,成系統
“人有骨,果有核”,提出的問題也要有一個中心,抓一個重點。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課堂上,老師在提問上漫天撒網、七零八落、毫無章法,學生的思維也像一簇柳絮似的,被風裹挾著飄到西又到東,一堂課下來,腦子被“柳絮”充滿,什么都記不起來了。所以提問要抓重點,這個重點要力求精練扼要,緊扣教材,突出重難點和關鍵點。圍繞一個重點去設計提問,讓每一次提問都有跡可循,讓學生在每一次的提問中去觸摸文本的重點,去思索文本的意義。當然,從一個重點發散出去的問題之間還需緊密聯系、前后有序、自成系統,不能孤立、零散,這樣才能形成一張千絲萬縷、環環相扣的信息網,學生在這張網上任思緒肆意游走,卻又相互溝通,可真是有趣!例如,《學棋》這課,聽著聽著就走了神兒,你從哪兒看出他走神?他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說了什么?表情又是怎樣的?這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探究的重點卻都是“從哪兒得知另一個學生走了神兒”,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峰頂在哪,學生才能明確地勇攀高峰。
3.分層次,求多樣
教師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按照教學內容的邏輯規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而上述提到的“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的教學例子就是一個符合的示范。問題不僅要層層遞進,要想促使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我們還要善于設計問題的變式。在教授《狐貍與烏鴉》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問“你覺得這只烏鴉怎么樣”,也可以問“你喜歡這只烏鴉嗎,為什么”,還可以問“你想對這只烏鴉說什么”,多樣化的提問讓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去領會問題的本質,思路打開,知識自來。
4.重生成,善啟發
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設計提問亦如此。設計,其實是為了沒有設計。預設,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生成。于漪老師在教到“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時,一生問“萬萬等于多少”,引來哄笑。有的說“萬萬等于億”。于老師追問:“為什么用‘萬萬而不用‘億?”有的認為“萬萬”聽起來更響亮,而且“萬萬”好像比“億”多。回答又引來一片哄笑。但老師予以肯定:“漢語修辭中的一個規律,字的重復可產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量多。”于老師及時關注到了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善用教育機智,合理、恰當地利用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從“萬萬”與“億”的對比中鮮明地感受宇宙中星星之多。在預設提問的同時,我們更要去繁從簡、抓住重點,允許答案的不唯一,給學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發散的空間,但又要明確目標,講求實效,啟發指導,引領鼓勵學生順著文章主旨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究,這樣的課堂生動而有趣,自在而放松,鮮活而高效。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只有真正做到明確主體、面向全體、關注個體,才能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激發探索的欲望;只有扎實做到明目標講實效、抓重點成系統、分層次求多樣、重生成善啟發,方可讓課堂成為任學生歡快暢游的一方廣闊思維新天地。
參考文獻:
陳達平.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