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宏
摘 要:學校的教學質量好與壞取決于一個學校的管理制度嚴厲性和強大的師資隊伍。有效的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質量的保證。學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學。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該如何管理好小學教育,關鍵是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對小學教學管理展開論述,分為以下幾點。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
一、重視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主要模式。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培養人才的場所,學生的素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人,就是學生有著完善的人格,是社會的可用之人,能夠對社會起到推動的作用;二是成才,就是學生有著一技之長或多才多藝,也是社會的有用之人,將來在社會中能派上用場,能夠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來展示自己,給社會帶來效應,推動社會進步。這就是學生是否“成才”的標準,也是衡量學校辦學是否成功的標準。學校想要達到育人目標,就必須從實際出發,有效確立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要想讓素質教育有成效,還必須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只有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證素質教育能夠順利進行。先進的教學管理是適應社會要求、培養規格人才的需要。社會越是進步、越發達,需求量也越來越具有多樣化。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們對教育提出了最新的要求。要求教育要實現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與培養人才要統一。實現知識、道德、能力并存,在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能夠與社會的各個方面做到協調發展。教育要呈現多樣性,創造性、開放性和個性化發展。
二、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學校的一切都是以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歸根結底跟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管理中,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學校要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教育理念的同時,還要將教學理念貫穿在教師心中,讓教師必須提高教育的意識。思想和行動必須跟學校的步調一致,穩求發展。學校要定期組織培訓,向教師傳達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可以安排專家定期到學校進行講座,讓校內教師學習同行和專家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達到職業能力的提升。另外,學校應挑選一些教育經驗豐富、業務能力較強、協調能力強的教師外出進修,在提升學歷的同時,提升職業技能,以便更好地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還應對教師組成評價機構,指定各種評價標準。采用考核的方式,對教師教學進行評估和評比。讓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擁有目標和方向,在工作中能夠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學校能夠有效管理教師,相信教師在教學中定會盡心盡力去做好一切教學活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理性創新
教學管理必須注重理性創新。管理要善于主動學習,要帶動出一個主動學習的教師群體。管理中要理清學校的教學思路,要把學校面對的難題一一克服。管理者要緊跟時代的潮流,順應時代的趨勢,響應最新的教育方針。也要放在實踐中去驗證,看看是否符合現代教學的實際。教學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適當的談心是管理中最常見的方法。可以跟教師進行談心,雙方應平等交流,了解下課程的進度情況和教師最近的工作狀態以及班級學生學習情況,交談時多關心下屬,要多以對方的利益出發,使得關系相處起來比較融洽。
四、強化質量管理
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住每個環節。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質量形成的每一個環節,傳統的經驗主義只注重質量的檢查,完全忽視了教學質量的全過程。我們應該把教學管理的重點放到教學的全過程中,以教學全過程為中心。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輔導、布置和批改作業等的重視,還應該注重組織課外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管理。在教學管理中,我們對學生的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管理還不夠,要讓學生的家庭作業跟課外活動連接起來。我們必須加強家庭作業的調控,協調各種家庭作業,跟課外活動有效連接起來,把課外活動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
五、執行革新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強烈,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也是高度重視。學校管理者除了要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外,還要有著革新的教育理念,始終響應教育部的方針,積極實施和落實國家的政策。要追求“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給我們工作的環境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健康的良好氛圍。
總之,以上只是個人的經驗之談,由于時間有限,能力有限,管理經驗和方法還存在不足之處,望各位同行提出寶貴意見,共同打造和諧校園,提高教學質量,也為我國基礎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曲文偉.淺談小學管理的有效方法[J].中小學管理,2017(5).
[2]胡玉良.小學管理方法經驗談[J].基礎教育參考,2006(9).
[3]周艷群.對小學管理的有效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7(8).
[4]李永祥.小學管理新方法的幾點嘗試[J].人力資源管理,2009(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