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際
摘 要:作為一名當代教育者,溝通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成長道路上至關重要的指導者,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應該更加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怎樣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班主任必須要選擇合適的途徑,在溝通交流中相互理解、信任。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特點;管理應用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無比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威嚴性。新時代的小學生大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其在班級管理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了解學生心中所想,才有可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
一、溝通藝術對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重要性
溝通作為一種技巧,是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技能。有效的溝通才能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學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使班主任的管理更加有效。班主任通過與學生有效的交流溝通,才能了解每一位學生所想的和每個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使學生綜合發展,更好、更健康地學習成長[1]。
二、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的特點
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中運用溝通藝術要注重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渠道。溝通是為了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傳遞給別人,同時也了解別人的思想與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目的就是最終達成共同的協議[2]。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學生時代,也知道小學生是很在意班主任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的,班主任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通過一言一行向學生所傳達的信息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去平判斷:“老師是如何看待我的呢?”“班主任喜歡我嗎?”因此,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就得多觀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解后再通過適當的方法將學生想知道問題傳遞給學生,這樣就可以達到有效的溝通,從班主任和學生兩方面去接受、理解各自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計劃、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
1.尊重學生,平等溝通
溝通是要從心靈開始的。班主任想要和學生達成有效的溝通,就要放下“嚴師”的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使學生消除“畏師”的心理,與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溝通。現代社會的學生是比較具有個性的,班主任如果一直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去管理教育學生,就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改變“嚴師出高徒”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學生時要將自己和學生放在同一位置,與學生講話語氣要平和,尊重學生的看法及人格和尊嚴,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改正自身的錯誤,改變學生被動的接受教育的方式[3]。
2.注重與學生的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注重情感上的交流。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要注重與情感方面的交流,想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應該用自己的真誠去對待學生和學生交流。當學生在學習或是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班主任應該及時地去了解情況與學生深入的溝通,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是在關心自己。學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關懷,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時學生就會因為信任去主動找班主任溝通解決。這種有效的溝通方式會更加有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促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友好關系的構建。那么相反的,班主任對學生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表現出一種敷衍的態度時,學生就感受不到教師的關心和真誠,師生關系處于一種不和諧的狀態,對于班主任管理班級有百害而無一利[4]。
3.“傾聽”的溝通藝術
溝通交流少不了傾聽。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能忽略傾聽的教育價值。在教學管理中,學生的聲音被不同程度的忽略、遺忘或是遭到教師拒斥,這很不利于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學生一般通過表情、動作或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需求,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就要學會多傾聽學生,增進和學生的互動溝通。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且復雜的工作。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學管理的同時不斷地學習和接收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并應用到實際教學管理中,只有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足夠高了、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信任了,才會愿意去接納教師。合理地應用溝通藝術,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真正所需要的,同時在教學管理中付出自己的熱情和真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地促進了學生良好的發展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顧琴華.協調溝通,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分析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7):62.
[2]李秀英,李春南.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52.
[3]趙艷娟.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溝通藝術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40.
[4]孫海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溝通藝術的體現[J].學周刊,2018(14):161-16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