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龍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應用于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以及觀察不同VAS評分。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患者140例,隨機均分為A、B兩組進行羅哌卡因用藥治療。A接受0.25%羅哌卡因進行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B組接受0.20%羅哌卡因進行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對比用藥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相當(P>0.05),鎮痛效果B組好于A組(P<0.05)。結論 0.25%和0.20濃度的羅哌卡臨床麻醉效果相當,鎮痛方面0.20濃度羅哌卡因鎮痛效果好于0.25%濃度羅哌卡因。
【關鍵詞】羅哌卡因;臨床麻醉;疼痛治療;VAS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in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 as well as to observe different VAS scores.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 for ropivacaine.A received 0.25% ropivacaine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Group B received 0.20% ropivacaine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medication.Result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ble (P>0.05),an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of ropivaca at concentrations of 0.25% and 0.20 is comparable.The analgesic effect of 0.20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0.25% ropivacaine.
【Key words】ropivacaine;clinical anesthesia;pain treatment;VAS
臨床上常使用0.20%和0.25%濃度的羅哌卡因來進行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本文就研究0.20%和0.25%濃度的羅哌卡因應用于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以及患者VAS評分對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40例,編號均分為A、B兩組進行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用藥實驗,每組70例患者。其中A組患者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齡19~63歲,平均(41.85±6.02)歲;B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21~62歲,平均(42.37±5.73)歲?;€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阿托品(0.5 mg)和魯米那(100 mg)
肌肉注射,術前30 min進行。待建立起靜脈通道,選取L2-3為穿刺點穿刺外膜,使用硬膜穿刺針進行引導,注入利多卡因(3 mL),之后觀察患者是否有脊麻反應,無反應緊接著使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0.5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進行麻醉誘導。之后A組患者注入
8~10 mL的羅哌卡因(0.25%)進行麻醉及疼痛治療,B組注入8~10 mL的羅哌卡因(0.20%)進行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除外,兩組患者患者均接受200 mL的0.9%氧化納稀釋150μg舒芬太尼靜脈滴注,最后觀察患者情況進行拔管[1]。
1.3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統計AB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患者術后1h、3h的VAS評分。
麻醉效果統計患者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自主呼吸時間三項。VAS方面,總分10分,分值與疼痛感成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麻醉效果數據以及VAS評分數據均以“x±s”來表示,兩組對比均行t檢驗,且以P<0.05為差異明顯。
2 結 果
2.1 麻醉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差不大(P>0.05),詳見表2
2.2 VAS評分對比
B組VAS評分低于A組(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羅哌卡因是一種長效的酰胺類麻醉藥物,主要應用于分娩鎮痛、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術后鎮痛、外科手術區域阻滯等方面,臨床治療使用廣泛,但使用的羅哌卡因濃度會有不同,通常為0.20%和0.25%的濃度。
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腰硬聯合麻醉以及鎮痛,區別在于使用的羅哌卡因濃度不同。羅哌卡因通過阻斷鈉離子流入神經纖維細胞膜,對沿神經纖維的沖動傳導產生可逆性的阻滯,從而產生麻醉和鎮痛的效果[2]。通常為大劑量應用于外科麻醉,小劑量應用于鎮痛。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相當(P>0.05),鎮痛效果B組好于A組(P<0.05 )。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0.25%和0.20濃度的羅哌卡臨床麻醉效果相當,鎮痛方面0.20濃度羅哌卡因鎮痛效果好于0.25%濃度羅哌卡因。
參考文獻
[1] 張鳳巖.用0.2%的羅哌卡因對外科手術患者進行麻醉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6):63-64.
[2] 金宗山.羅哌卡因切口侵潤麻醉對神經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7,23(12):50-5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