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沈鮮萍
【摘要】目的 探析親情護理冠心病心絞痛老年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在2015年5月~2018年6月期間于我院接受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老年患者中共選擇60例為研究對象,并在隨機數字表法作用下均分為各30例的兩組,接受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接受親情護理的作為觀察組,將護理效果實施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護理后心絞痛發作頻率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發作頻率遠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冠心病心絞痛老年患者接受親情護理可有效降低疾病發作頻率,極具推廣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親情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癥狀,多因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使心肌出現缺血、缺氧,在情緒過度激動、過度勞累情況下極易發病,嚴重情況下會危及患者生命,同時由于冠心病心絞痛具有易反復特點,極易引發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對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影響[1]。為了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親情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調查對象均隨機選自2015年5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老年患者,在隨機數字表法作用下均分為各30例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3~72歲,平均年齡(67.5±1.5)歲,病程6~17年,平均病程(11.6±1.7)年;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65~71歲,平均年齡(67.6±1.4)歲,病程8~15年,平均病程(11.5±1.2)年。兩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體征監測,常規健康宣教,講解日常注意事項,叮囑患者遵醫用藥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同時接受親情護理。心理護理:采用親近溫和的語氣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利用康復案例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同時向家屬講解親人支持與鼓勵的重要性,在開展護理工作前,重視介紹護理操作的作用、目的,采用鼓勵性語言對患者進行安撫;健康宣教:利用宣傳手冊、視頻等方式直觀講解疾病知識,在講解疾病知識的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相應的急救方法與護理重點,介紹血壓監測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血壓監測方法;生活護理:加強飲食、用藥干預,將應減少食用的食物以及適宜食用的食物用書面形式告知患者,并依據患者飲食喜好制定飲食計劃,利用訂鬧鈴的方式與家屬共同監督患者按時定量用藥。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絞痛發作頻率、發作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對比結果采用t實施檢驗,檢驗值P<0.05分界值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護理后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均得到有效改善,而觀察組改善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冠心病心絞痛是老齡群體的高發疾病,目前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由于疾病反復難愈、疾病發作造成的疼痛極易誘發患者產生負性情緒,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臨床療效受到影響,因此開展適宜的臨床護理方案在提高治療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本研究中,觀察組接受親情護理后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對此結果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可能是親情護理通過重視改善患者的狀態,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通過使用鼓勵性語言、重視傾聽患者感受,使患者真正感受到關心與鼓勵,獲取有效的社會支持
綜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期間開展親情護理干預,有利于取得更加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蕓杰.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影響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79-168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