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在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診斷中采用動態心電圖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樣本選取本院疑似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研究樣本為80例,研究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導睡眠監測儀器進行檢測,將兩組患者動態心電圖診斷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統計結果數據得知,在多導睡眠監測儀器檢測中,80例患者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44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36例;在動態心電圖檢測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39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41例;由此可知,采用動態心電圖診斷,其診斷敏感性為88.9%(39/44)。結論 此次研究證實,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測對于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而言,其敏感性較高,為可靠的診斷方式,可作為臨床疾病的診斷依據。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應用效果;多導睡眠監測
【中圖分類號】R4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病易發群體為中老年人群,在我國該病的發病率在2%到4%之間[1],根據衛生部門統計分析,該病男性患者的發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多次的呼吸暫停,生活表現為打鼾嚴重、夜尿次數增加等,還會引起患者出現自主神經紊亂,進而并發一系列的并發癥狀。對患者以及家人的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從目前的治療現狀分析,該病需要遵守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在臨床診斷中診斷方法較多,本次研究特對本院80例疑似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采用不同診斷方式,判斷動態心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80例疑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間,80例患者當中,患者年齡在3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1±2.3)歲,所有患者均經過多導睡眠監測儀器進行檢測,并采用動態心電圖進行檢測,將兩種檢測方式的結果進行參考對比,在研究開始前,將所有患者病歷送入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顯著,對本次研究結果科學性不構成影響。
1.2 方法
給予患者多導睡眠監測儀,對患者采用24h持續監測的方案,并且對患者的呼吸運動、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記錄。給予患者動態心電圖監測,采用動態心電圖監測儀與系統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在檢測前采用酒精擦拭患者皮膚,將皮膚表面的污垢擦凈,避免造成心電干擾,對患者心電圖進行持續監測。
1.3 觀察標準
①多導睡眠監測儀結果、②動態心電圖結果
2 結 果
統計結果數據得知,在多導睡眠監測儀器檢測中,80例患者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44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36例;在動態心電圖檢測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39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41例;由此可知,采用動態心電圖診斷,其診斷敏感性為88.9%(39/44)。
3 討 論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指的是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多次呼吸暫停現象,并且伴有胸腹部持續運動等綜合征,該病一般病發于夜晚患者熟睡時,白天并無明顯癥狀,因此大部分患者會自動忽略該疾病,到時疾病進一步拖延。如果睡眠呼吸綜合征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在白天則會越來越嗜睡,并出現精神恍惚癥狀,還會影響認知功能,嚴重者甚至導致猝死[2]。
從該病的病理機制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上呼吸道生理結構特異,根據流行病學顯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遠遠高于健康人,并且如果患者長期未經過治療,容易出現低血氧癥等疾病,另外患者身體內部的神經遞質還會增加,繼而增加了患者的心臟負荷,導致患者嚴重缺氧,造成心血管疾病,甚至在睡眠的過程中直接猝死[3]。
在本次研究中,在多導睡眠監測儀器檢測中,80例患者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44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36例;在動態心電圖檢測中,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有39例,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有41例;由此可知,采用動態心電圖診斷,其診斷敏感性為88.9%(39/44)。
綜上,此次研究證實,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測對于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而言,其敏感性較高,為可靠的診斷方式,可作為臨床疾病的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 紅,栗建輝,劉海燕,等.動態心電圖在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的診斷研究[J].河北醫藥,2018,(4):550-553.
[2] 鄧笑偉,張印朋,張丹梅,等.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2006,(2):173-174.
[3] 單楊楊.不同程度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并發癥對比及其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9):1806-180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