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民
如今,紙質書似乎已經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堅持讀書的人越來越少,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前幾天聽廣播,大概內容是:一位公司普通職員說自己一直想讀書,卻總是沒時間,因為工作忙、生活瑣事多,導致一年也讀不了一本書;一位身價幾十億的老總每天都要處理各種事務,一年下來卻讀了三十幾本書。其實,這位職員并不是沒時間去看書,而是他沒有給自己分配讀書的時間,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快餐式閱讀看似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可是,我們若是利用碎片時間看看紙質書,是否又會是另一種感覺?時間長了,我們的內心是否會變得更淡定坦然?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因為讀書的過程是我們不斷地審視自己的過程,同時也能從中輕而易舉地接納多重世界,領悟多元化的智慧和思想。讀紙質的書,會使我們的印象更深刻,更能感知于心,感化于行。
一次回家,無意翻看了自己的書架,許久未看,竟落了一層細細的灰,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因為每本書都承載著我年少時滿滿的回憶,如今卻已被塵埃封存。隨著慢慢長大,越覺得空虛,書非借而不能讀也,跟別人借來的書總是趕時間看完,然后歸還,自己經常買書,卻不曾認真看過一本。書,你看與不看,它就在那里。但是看了,它便會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恒久的動力。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因為讀書能夠幫我們走出自我的狹隘,可以濾除浮躁,在紛繁的世界中尋找真實的自我,理想和信念才會在閱讀的思考中日益豐滿和堅定。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讓人修身養性,讀書,就是豐富生活,享受人生。合理規劃時間,靜心用心去讀書,讓閱讀成為一個愛好,更是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