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事業提供了新的思維形式以及任職方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與發展。為此,本文將從“數據化的整體性思維”、“兼容性的多樣化思維”、“現象性的關聯化思維”三個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變革方法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大學生是一個思想相對活躍、創新意識較強的群體,因傳統教育方式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在大數據變革理念的引導下,實現思維模式的整體性、多樣化與聯想化,是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重要影響[1]。
一、數據化的整體思維
從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來看,因早期科學技術為得到有效發展,教育工作缺乏理想性研究工具,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動的開展無法順利開展。近代西方科學家為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開展,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認識,通過實施分而治之、庖丁解牛等辦法,實現對思想的分解與重組,為此該方法又被成為“還原法”與“分析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自然認知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實現自然科學的分化,從而形成物理學、地理學、天文學、化學等學科,促進知識的發展與突破。由此可見,“分析法”與“還原法”能夠對一個整體性事物進行從新認知、解刨與重組,增強人們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認識。“人是機器”一理論被提出。受西方科學分析方法、分析思維的影響,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大學生的行為、思想進行分析與還原。通常將學生具有復雜性的行為與思想,進行分析與還原,實現行為、思想的簡單化。人類是一個具有較強復雜性的有機體,單從某個或者是某幾個方面無法對人進行完整把握,需要對大學生的行為、思想進行全面把握與分析。馬克思主義哲理論提出辯證法,從整體角度全面看文體,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2]。在科學技術的應道下,辯證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依舊將人的思維與行為作為一個具有抽象性的整體,很難利用數據對其進行表示。在小數據時代的推動下,“抽象分析”理念被提出來,通過對具有復雜性的實物進行分析、還原與抽樣分析,試圖用一部分對某一個復雜性整體進行概括。“抽樣調查”是對大學生思想狀態調查的傳統方式,試圖用局部體征代表廣大學生思想狀態。盡管這種方式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大學生思想狀態的整體性發展趨勢,但細節性問題無法得到展現,從而忽視學生的個性問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抽樣調查”方式逐步被“云計算技術”、“網絡技術”、“智能終端技術”等新興自動采集技術所取代,實現從部分代替全部到整體性分析的轉變。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全面了解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的具體細節,正確把握大學生思想,實現整體思維的數據化[3]。
二、兼容性的多樣化思維
小數據時代的基本特點為“簡單化”與“理想化”,是近代科學的基本辦法。從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現狀來看,教師受小數據時代的“簡單化”、“理想化”思想影響,習慣運用表格對學生思想信息進行采樣調查,構建調查模型,足球統一標準,忽視學生的個性思想。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發展空間與發展平臺,現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兼容,豐富學生認知體系,展現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將聲音信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有機的融合成一個整體,觀察多種數據信息的內在變化,需求事物發展的規律與特征。因此,大數據技術是對多種信息進行統一挖掘與處理,無需遵循標準格式與模式,僅需將各類信息真實的表達、傳遞出啦。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大學生思想認知與行為認知的管理與測評工作中,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信息,分析學生的內在思想,避免千篇一律,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與處理[4]。
三、現象性的關聯思維
小數據時代主要側重于揭示發展事物的本質特征,若果沒有從中獲取想要的結果,將會無法對發展事物進行正確把握,產生偏離。這是因為我們從習慣上喜歡運用因果思維,認為找到事物發展的前因后果就能夠曉得事物發展的本質特征。因此,開展思想政治研究與實踐活動中,習慣關注學生的言行舉止,試圖從中尋求某種因果聯系,從而無法從學生個別行為判別一個人的好與壞。隨著信息海量性的發展,大數據信息具有海量性,難以從中尋找出每一個數據的因果關系。大數據并非是對因果關系的追根究底,而是從海量信息中挖掘與其有關的信息,從而需求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大數據關聯思維是從學生言行舉止中發現問題,準確把握客觀規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與策略[5]。
四、數據挖局與未來預測
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歷史信息進行挖局,能夠全面了解大學生過去、現在的一切思想意識與行為意識。對學生過去信息進行了解并非大數據技術應用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為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全面掌控,通過分析學生過去與現在,預測學生未來的思想變化與行為變化。大數據時代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基礎是海量數據分析、全面數據挖掘,從而得知學生的情緒變化、思想情緒、生活習慣等,從而對學生未來變化進行預測。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是一種數據化的新型革命浪潮,是從新的視角下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與探索,為認識大學生思想提供數據化手段,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在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正在逐步的發生演變,形成具有大數據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智能終端產生數據足跡,從而通過計算機檢索技術從中進行挖掘相關信息,對大學生思想動態進行全面分析,并對大學生未來思想、行為進行預測,形成精準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參考文獻
[1] 黃欣榮.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03):94-101
[2] 楊美新.復雜性思維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大學,2015.
[3] 張立.互聯網思維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啟示[J].理論月刊,2016,(04):50-53.
[4] 崔建西,鄒紹清.論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2016(10):83-87.
[5] 謝繼華,法鴻潔,黃飛凱.運用大數據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7):137-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