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紅
【摘 要】隨著國家發展,高校科學研究水平和學術水平不斷提升,行政管理人員業務量也隨之攀升,因此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總體要求提高。而高校作為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的機構,教學秘書崗位在高校發展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保持教學秘書積極的工作狀態,與時俱進,提升自我效能感,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推動高校教學發展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工作效率
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是指從事教學秘書工作基于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力量得以增長、持續快樂得以獲得。這直接關系到教學秘書對工作的滿意度和對高校的忠誠度。教學秘書工作屬于服務管理型工作,這就要求教學秘書在工作中具備超人的溝通能力,遇緊急情況時的應變能力,工作中要求按規章、講原則辦事,教師或學生在辦理事務時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結果勢必埋怨按規章、講原則的人,因此教學秘書經常處于進退兩難、左右為難的局面,心理挫敗感可想而知。同時教學秘書面臨著教學質量評估、正常教學秩序維持、學生畢業管理等繁雜瑣碎的事情 ,事情做了別人感受不到你的痛苦,工作中出現一點小差錯都會釀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教學秘書壓力大,創新積極性不高,個人成就感低。這些都嚴重影響到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從而影響職業幸福感。
1 研究作用與意義
(1)國家角度:為國家及教育部門關注教學管理人員發展提供一些參考,以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效率為目的,引導教學管理人員思想進步,為他們提供多手段、多途徑的學習與培訓機會,幫助教學管理人員成長,提高綜合素質,間接促進高校科研與學術發展。
(2)資源利用角度:督促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制定良好的職業發展激勵政策和合理的年度考核制度,讓高校教學秘書獲得歸屬感和成就感。
(3)個人角度:認識幸福感同工作效率的關系,合理規劃個人職業生涯,讓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同時達到最大化。
2 職業幸福感低的原因
職業倦怠會造成職業幸福感低,教學秘書職業倦怠的主要表現在于對教學管理工作的熱情減退,對與工作有關的人變得冷淡;工作中失誤次數增加,例如信息上傳下達受阻遺忘增多,容易出現教學管理事故;對前途感覺渺茫沒有工作的動力;身體和心理容易出現焦慮易怒疲倦等不適癥狀;不能與人很好地溝通,經常與人發生沖突甚至走向極端。種種情況導致教學管理工作進展困難,影響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難以高效、創新地進行教學管理工作。
形成職業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個人因素:在個人因素中起主導作用是性格,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教學秘書工作要求講究原則,工作中左右為難的局面經常會遇到,例如有學生老師因為不了解規章制度,會責怪教學秘書做事死板、不懂通融,甚至有時會被甩臉色。工作中每天又面臨這瑣碎、繁雜的教學管理事務,有時還要被教師和學生埋怨辦事無效率、不能干的指責與不理解,容易造成人際關系緊張,這就要求教學秘書在工作當中要靈活處理、耐心做事、悉心溝通,所以教學秘書工作需要具備靈活、敏捷、穩重的個性,爭強好勝、急躁、喜怒無常、攻擊性強、抗挫力弱、易憂慮的性格在工作中很容易造成職業倦怠,從而影響教學秘書的職業幸福感。
(2)環境因素:任何一位教學秘書在工作初期是懷揣能成就一番事業心態,然而現實卻往往并非如此,或許在若干年后依然從事瑣碎的工作,沒有任何突破,心理的挫敗感可想而知,職業倦怠感也就此產生。同時與專任教師相比,或許幾年后專任教師已經晉升為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承擔著自然基金、橫向項目、發表高水平論文,對于教學秘書,或許一直堅守在崗位,相比之下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影響職業幸福感。
3 怎樣提升教學秘書的職業幸福感
1)優質的管理培訓與鼓勵政策:校級、院級應當對教學秘書的職業發展進行頂層、中層設計,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建立符合實際的工作評價體系,加強教學秘書的職業培訓促進教學秘書同行交流和業務提升。學校應當為教學秘書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和督導,對教學秘書的職稱評定能力評估制定可行性標準,可以大大激發教學秘書對職業的認可度,制定良好的晉升制度,激發教學秘書工作熱情。
2)悉心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正確的人文關懷應當是積極地引導教學秘書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挫折和榮譽,從經濟上、道德上、特別是精神上給予充足的關懷理解。尊重個體能力差異,關心教學秘書工作及生活需求,對工作飽和度表示理解、工作執行表示支持,激發教學秘書的工作主動積極性,培養教學秘書創新能力。人文關懷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細化:(1)教學秘書作為一個橋梁般的工作崗位,起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工作應該被充分重視和肯定。(2)給予教學秘書廣闊的工作創新空間,尊重教學秘書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工作方法、工作原則。(3)提高教學秘書的精神境界前需要提高教學秘書物質生活。教學秘書除了工作還有生活,適當地提高待遇對改善生活條件、提高個人品質很有幫助,從而提高教學秘書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創新潛能。(4)關心教學秘書物質需要的通知也要關心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不僅創造條件滿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著力于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滿足。
綜上,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機制、長效激勵制度、良好的校園氛圍是教學秘書茁壯成長的外部環境支持,可靠的校園評價機制和晉升機制能引導教學秘書工作者進行良性競爭。合理的管理服務培訓對教學秘書的成長也至關重要,例如對初入職的教學秘書進行老帶新,輕松度過工作陌生期,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關心教學秘書生活環境,提高歸屬感從而提高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與此同時,教學秘書要注重個人情緒的調節,遇事不慌,有問題及時溝通并想辦法解決,培養個人興趣愛好,豐富業余生活,緩解工作上的壓力。真正的幸福,雙目難見,穆尼爾納素夫曾說過:“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夠體會。”真正的職業幸福感是在我們經歷了艱難困苦后從中學到的感悟。
【參考文獻】
[1]阮心明,張婷.高校基層教學管理人員現狀分析與培養探討[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7).
[2]楊英.淺析高校教學管理人員主觀幸福感與職業倦怠.高效管理,2015(30).
[3]壽濤.教秘書職業倦怠的形成及對策.科技視界,2015(13)198-198.
[4]羅波洋.高職院校教學秘書的角色定位和職業幸福感.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
[5]賴玉娜.論獨立學院教學管理中教學秘書職業幸福感缺失成因及改善建議.201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