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瀟瑤
摘 要:在寫作背景和條件上,《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都離不開作者的辛勤努力和為人民服務的意愿,但柳青創作《創業史》直接受到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影響,而路遙寫《平凡的世界》則受到了《創業史》的影響;在敘事方法上,《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都有史詩般的敘事結構,但《平凡的世界》更為廣闊;在青年男女的初戀上,《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都成功塑造了重要的女性形象。
關鍵詞:創業史;平凡的世界;比較鑒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18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118
和《紅日》《紅巖》《紅旗譜》并列的《創業史》,書寫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農村生活,是作家柳青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也是“十七年文學”中的著名作品。而深受柳青影響的路遙則寫出了一部中國新時期農民的“創業史”——《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還獲得了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敘寫上世紀50年代陜西省終南山下堡鄉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創業史》,與敘寫1975到1985年間孫氏兄弟命運的《平凡的世界》,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將兩者進行比較,有利于深入理解兩部作品的特質和關聯。
一、寫作背景和條件比較
柳青和路遙都真切地關心著中國農民生活和農村發生的變革,都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筆桿子實現為人民服務的愿望,并愿意為了自己的寫作目標下苦功。
柳青為了汲取生活經驗,從1952年起扎根陜西長安縣皇甫村十余年,親自參與了合作化運動的每一階段。按照他自己的說法,“要想寫作,就先生活”[1]。在柳青的筆下,不論是勇敢上進的梁生寶,作壁上觀的郭振山,堅持走私有化道路的姚士杰、郭世富,還是頑固不化的王瞎子等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真實的面目,讓讀者在閱讀時仿佛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來到正在復雜形勢中艱難向前的蛤蟆灘,見證當時在摸索中進行建設的新中國。這豐富的人物性格不僅推動了故事的發展,還極大地增加了小說的復雜性和可讀性。
柳青在“文化大革命”中因為已經完成的《創業史》第一部不僅受到了精神上的打擊,還受到了肉體上的摧殘。但他在“文革”結束后仍然忍受著病痛和喪妻之痛訂正和再版了《創業史》第一部,并寫好了《創業史》第二部。盡管他的身體常常出現健康問題,但是在旁人眼中,“他的《創業史》第二部手稿還是一章又一章不斷地送到編輯部來了”[2]。當柳青和病魔苦苦糾纏時,他仍然掛念著未完成的寫作事業,“讓我活上三四年就好了,我可以把我的事業給人民交代一筆整賬 ”[3]。當他因病逝世時,內心必然是帶著遺憾的。毫不夸張地說,他為了能夠向身后的人民有所交代,為了創作《創業史》,耗費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精力和心血。
同自己的受業恩師柳青一樣,路遙也想寫黃土大地上的故事。他抱著“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的念頭,摒棄了之前分別獲得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的《驚心動魄的一幕》和《人生》給自己帶來的光環與贊美,勤苦耕耘,奮力拼搏。對于一名已經成名的作家而言,能夠不囿于已經獲得的榮耀,向著未知的挑戰發起進攻,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毅力。柳青和路遙受到的思想影響是不同的。毛澤東思想,尤其是其二元階級觀對柳青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柳青曾說“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解決了我的許多文藝思想上的問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使我有了足夠的理智和意志堅決地改造自己”[4]。柳青二元對立階級觀點在《創業史》中有多處體現,比如富農千方百計地想要破壞貧農的互助事業,比如貧農只能和貧農抱團取暖。而路遙曾多次閱讀《創業史》,將它視為“百看不厭的神圣讀物”[5],還多次拜訪柳青探討交流。在《平凡的世界》中,不論是濃厚的黃土情調,平凡而又深刻的百姓生活,廣闊的敘事畫面,還是書中孫氏兄弟所體現的為生活奮斗的不屈精神等,都可以看出《創業史》對其的影響。
二、小說敘事結構的異同
(一)相同點:史詩般的敘事結構
史詩通常是指用來記錄民間神話或英雄事跡的長篇敘事詩,常常蘊含宗教、民族等因素,如《伊里亞特》《格薩爾王傳》等,具有時間空間范圍廣闊、角色數量眾多等特點。《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都屬于多卷本、時間跨度大的小說,并且都在一個個小人物的個體命運中折射出時代發展壯闊的洪流。對于《創業史》想要告訴讀者的寫作主題,柳青本人曾以“中國為什么會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和這次革命是怎樣進行的”[6]來回答。可見,《創業史》意在反映一個宏大的、深邃的、極具歷史意義的主題。柳青原計劃《創業史》寫四部。1973年2月27日,他在陜西省業余作者創作座談會上曾透露自己的寫作計劃,除第一部和第二部之外,他還打算寫第三部和第四部。他曾說:“第三部準備寫兩個初級社,寫生寶一個,郭振山一個;第四部寫兩個社聯合了,變成一個大社,高級合作社。”[7]可見在柳青的原計劃里,《創業史》是一項浩大的繁雜的寫作工程。而已經完成的《創業史》第一、二部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陜西省終南山下堡鄉在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農民是如何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集體道路的艱難過程,同時不忘把這個陜西的小小村莊同糧食統購統銷、抗美援朝、第一個五年計劃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聯系起來,讓讀者在閱讀中既能感知微觀的人物故事,又能明白當時中國社會大環境的變革和發展。
《平凡的世界》有三冊,總字數達百萬字。作品把黃土高原上雙水村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故事當作主要敘事脈絡,描寫了1975年至1985年間雙水村人的悲歡離合。但是,小說在時間上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的巨變——從“文化大革命”到改革開放,在空間上跨越了村、縣、省城甚至到中央。路遙在寫作時“把自己的眼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中去”[8],使得全書具有了一種宏大的氣勢和廣闊的結構,能夠讓讀者在閱讀中作深邃而全面的把握。endprint
(二)不同點:《平凡的世界》的敘事結構更為宏大
《創業史》屬于單一主線發展。第一部在開頭便描寫了梁三老漢一家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屢受挫折的創業經歷,在小說正文部分則圍繞著梁生寶一步一步發展互助組為中心線索,在重重矛盾中刻畫了村里不同階級、性格、來歷、背景的人物,最終呈現出農民如何艱難地走上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的足跡。第二部和第一部類似,以農業社建立和發展的過程為主線。《創業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都采取了單一主線推動情節發展的形式。
不同于《創業史》的是,將《創業史》作為范本多次閱讀的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和廣闊。《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平、孫少安的故事為兩條敘事明線,以田福軍的故事作為敘事暗線,這如同三條河流一般,“三條河流都有各自的床,但不時混合在一起流動”[9],這種非常考驗作者寫作功力的多條線索齊頭并進的形式使得作品的故事情節更為復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跨度更為廣闊,也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更為波瀾壯闊的書中世界。
三、他們的初戀
在《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中,梁生寶、孫少安、孫少平的初戀都失敗了,但徐改霞、潤葉和郝紅梅在小說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她們不僅自身形象飽滿,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還為塑造男主人公形象做出了重要貢獻。
梁生寶和孫少安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他們出身不高,家境貧寒;他們責任心強,肩負重擔;他們雄心勃勃,腳踏實地。在愛情婚姻上,他們采用了一貫的現實眼光,從而造成了第一次戀愛的失敗。可以說,梁生寶和徐改霞對未來發展道路、目標的不同是他們分道揚鑣的本質原因。徐改霞從內心里渴望城市的建設和新生活,不甘于像梁生寶一樣待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當聽到盧支書抱怨國棉三廠招工造成農村優秀女團員流失時,她想:“國家工業化不是更要緊嗎?”[10]而梁生寶不滿她報考國棉三廠的決定。當然,梁生寶本人面對愛情時的缺乏勇氣和過于理性的自我克制也是他們戀愛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創業史》第一部的尾聲時,徐改霞羞澀地來找他想聽他一句準話,他分明心動了,但是又過于理性地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但現在眨眼就是夏收和插秧的忙季。他必須拿出崇高的精神來控制人類的初級本能和初級感情。”梁生寶沒有能夠及時鼓起勇氣抓住時機,最終使得徐改霞心灰意冷而主動離開。
和徐改霞最終主動離開不同,潤葉屬于被拒絕的。如果說徐改霞敢于不顧他人眼光追求自由,那么潤葉則被自我的道德牢籠困住而長期處于受限制的狀態中。但作者最后給潤葉安排了一個看起來安穩的結局——和李向前冰釋前嫌并且生了孩子。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自身對中國婦女的道德要求——要忠于丈夫、忠于家庭,只有這樣才可能得到幸福。而潤葉間接導致李向前出車禍并承受了內心的痛苦,這是作者對潤葉不忠的懲罰。孫少平的初戀發生在自己的讀書期間,對象是郝紅梅。貧窮的家境和窘迫的生活使兩個人在故意落在眾人后面拿黑面饃饃時相遇,于是兩人之間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孫少平心中因貧窮家境產生的自卑得到了一份可貴的溫暖的慰藉,開始主動去關心郝紅梅。但郝紅梅最終離開孫少平而奔向家境優渥的顧養民,這又讓孫少平在前后反差中不得不在痛苦中審視現實、審視自我,從而得到成長。
參考文獻:
[1] 柳青.生活是創作的基礎[A].山東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 柳青專集[C].1979:37.
[2] 路遙.路遙文集第二卷[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386.
[3] 南云瑞.回憶柳青在最后的日子里[A].人文雜志.柳青紀念文集[c],1979:24.
[4] 柳青.毛澤東思想教導著我[A].山東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 柳青專集[C].1979:12.
[5] 白正明.路遙的大學生活[A].馬一夫、厚夫.路遙紀念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4.
[6] 柳青.提幾個問題來討論[A].蒙萬夫主編.柳青寫作生涯[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5:95.
[7] 柳青.柳青同志在陜西省出版局召開的業余作者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A].山東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 柳青專集[C].1979:32.
[8] 路遙.路遙文集第二卷[C].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432.
[9] 路遙.路遙文集第二卷[C].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24.
[10]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0:2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