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霞
摘 要: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樂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益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想方設法激發、培養學生提問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出問題;同時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在提問中進步,在提問中提高,在提問中獲取新知,在提問題中發展自我、不斷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9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增強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有問題雖然不一定有創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學生不敢提問題,不喜歡提問題,不善于提問題,影響了學習效果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那么如何改變現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可以嘗試下面的做法。
一、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教師首先要想方設法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消除課堂上學生緊張焦慮的心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以真誠的尊重和發自肺腑的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全體學生提問的勇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一旦提出了問題,無論質量如何,應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作出合理的評價,增強學生提問的自信。同時還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能提出問題,能積極探索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或提出問題出現錯誤時,我會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表揚他們發言、提問的勇氣。再換個角度積極對待學生的錯誤,感謝勇敢發言的學生為我們提供了可供研究探索的錯例,鼓勵全體學生繼續積極思考,從錯誤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漸漸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在課堂上大膽提問,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和困難。
二、激發、培養學生提問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問的內動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無處不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內動力。例如,學習解決數量、單價、總價問題時,我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提出相關數學問題,學生積極大膽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熟練地掌握了數量、單價、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
(二)激發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
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樂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利用教學中的各種教學資源,錯誤資源,引導學生質疑,甚至教師故意設計錯誤,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勇于挑戰,大膽提問的興趣和勇氣,使學生樂于提出問題。
(三)培養提問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
問題意識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當孩子剛生下不久,就對什么都好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學生的提問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要積極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學生提問的連續性,使學生樂于提問,肯定學生的新和異。例如,解決問題:已知條件是,一個碗6元,一個高壓鍋138元,一個杯子4元。問題1.買一個壓力鍋的錢可以買幾個碗?問題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在解決問題2時,學生大都模仿問題1提出了多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無余數)的問題:買一個壓力鍋的錢可以買幾個杯子?對于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當我問道誰還提出了不同的問題時,有一個學生提問:買一個碗的錢可以買幾個杯子?我肯定了這個學生能提出不一樣的問題,但是學生們很快就發現這個除法問題結果有余數,提出了異議,我引導學生理解有余數就是買后有剩余的錢。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學生急切地舉手想要發言提問,他提出的問題是:買兩個碗的錢可以買幾個杯子?這樣就沒有剩余了。這個學生能抓住上一個問題存在的異議深入思考,繼續提問,打開了提問題的思路,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學生又接二連三地提出類似問題,“買4個碗的錢可以買幾個杯子?”“買8個碗的錢可以買幾個杯子?”等等。學生大膽提問,標新立異,勇于創新,不斷提出新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提問興趣得到了培養,學生也更樂于提出問題。
三、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
學生敢于提問、樂于提問,并不等于就能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如何使學生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授人以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要使學生善問,必須“教以漁”。課堂上,有的同學提出問題抓不到要領,提的問題簡單或沒有價值,這就需要教師指導,也就是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如觀察法、比較法、分析綜合法、判斷推理法、猜測法等,讓學生知道如何著手提問。再次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需要反復訓練的過程。逐步掌握提問方法,從而使學生更會提問題,更善于提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莉.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9).
[3] 郭婭文.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納稅,2017(17).
[2] 趙秀榮.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探究[J].才智,2017(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