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的語言具有暗示性,帶著極大的能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教師恰當地說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發展。因此教師的語言不僅要講究專業,還要講究藝術。
關鍵詞:語言;說話;專業;藝術
近日,某位老師來我校上教學研究課,聽課老師在議課時紛紛表示上課老師很善于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很濃。而我最大的感受是,聽這個課感覺很舒服。有些課聽著很舒服,聽課老師和學生一樣,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有些課聽著則會忍不住煩躁、著急,思想很容易走神。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語言具有暗示性。心理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或動作,以含蓄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情感、意志以及行為產生影響。受暗示者的心態改變是下意識的,其受影響的過程是不自覺的。在課堂上,老師是引領者,是權威角色,學生是被引領者,是從屬角色,更易受受到老師語言的暗示。
1. 老師的語言影響著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人是社會人,語言是人社會化的符號系統,人通過語言向他人傳遞各種信號。通過語言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出來,達到與其他人交流溝通的目的。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在這交流和傳達方面的作用更明顯。
2. 老師的語言感染著學生的情緒和情感。
說話之人是愉悅的還是憂郁的,是輕松的還是沉重的,是自信的還是心虛的,是焦躁不安的還是從容不迫的,都可以從他的語言中感受得到。情緒帶有能量,能量會形成能量場,身處場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3. 老師的語言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
有人說,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他讀過的書,同樣的,一個人的語言里藏著他的個人修養。讀書之人說的話,和沒讀過書的人說的話、表達的方式、使用的詞匯都不一樣。從小家教好的人和缺乏家教的人說的話也是很容易辨識。
因此,教師的話語不但要具備專業性,還需具備藝術性。
一、 注意表達技巧,提高語言的作用
1. 準確地傳達
語言簡明扼要,準確,有邏輯。說話者思路是否清晰,邏輯是否通順,是保證能否讓聽的人聽懂的根本。也體現了作為老師的最基本的功力。
2. 會傾聽
這位老師在課堂上其實很少使用表揚的話語,卻讓孩子們很愉悅,感覺受到了鼓舞。緣于老師認真的傾聽,當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老師很專注地聽學生講,并通過重復學生說的放,或稍加提煉,給予及時地回應,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說的話很重視,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學習的勁頭就大了。
3. 不重復,不啰嗦
好的公開課和好的演講一樣,說話人的語言一定是流暢通順,沒有廢話。有的老師語氣詞較多,有的老師說話有口頭禪,調皮的學生會統計老師一堂課使用口頭禪的頻率,把注意力放在了不該放的地方。這位老師說話習慣很好,沒有多余的字和詞,每一句話都說在點子上,課堂節奏徐徐而進,課堂容量大而不覺得趕,產生了極高的課堂效率。
4. 恰當使用表揚
有些老師上公開課一改平時對孩子批評和責罵,表揚泛濫,“你真棒”、“你真聰明”,學生們被表揚得滿臉興奮,屁股在板凳上都坐不穩。心靜才能產生智慧。課堂上過多的表揚營造出熱鬧的氛圍,學生們在其中學得快樂,學得輕松,這是一種虛假的學習狀態。真正的學習,是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展開思考與討論,課堂上必須維持寧靜祥和的氣氛。
常常有人以為,“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你真棒!”“你真聰明!”“你好厲害啊!”這些表揚的話,剛開始會讓學生很開心,但長時間使用,會讓孩子變得心虛,會懷疑自己,“我真的很棒嗎?”、“我真的聰明嗎?”、“我真的有那么厲害嗎?”為了保持自己在老師心目中好的形象,他們不敢面對失敗,不敢嘗試新的挑戰。
表揚只能表揚過程和具體的行為,不能表揚天賦和能力,否則表揚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做了一個長達十年的實驗,在實驗中一組被表揚天賦和能力,總夸他們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表現,夸獎他們的努力。實驗中被夸聰明的孩子,在面較困難的任務時退縮,更無法面對失敗。實驗結果發現:不恰當的表揚方式,不但不能激勵孩子,反而讓孩子在面對挫折與失敗時不知所措。因此,表揚就像糖果,偶爾吃吃可增加快樂,但多吃了會使孩子沉溺于表揚本身,不利于學生獲得深層次的自我價值感。
5. 多鼓勵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能使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使孩子增加探索未知的勇氣。“我相信你,你能行”、“老師知道你盡力了”、“老師感謝你剛才的分享”,這些話表達了對孩子的行為、態度和自我的認可,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理解和尊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使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力量。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就勇于不斷嘗試和探索。
二、 提升個人修養,增加語言魅力
語言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只要身體健康的人,都能通過培養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有意識地訓練語言的藝術性。學會愛自己、愛生命,經常走出家門,旅游、學習,增加自己的審美情趣,提高自己的修養,使自己的語言充滿魅力。
1. 有溫度 一個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心中充滿愛,才會說出有溫度的、能夠滋養生命的話來。鍛煉自己一雙發現美的眼光,可以養花,布置辦公室和教室,用生命滋養生命,心靈碰撞心靈。
2. 有思想 多閱讀,多翻看本專業的資料,多向名家學習,多實踐,多思考,讓自己的語言變得豐滿而生動。
3. 有信心 自信來源于充分的準備。做事有計劃有條理,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心中有數,進入教室才會信心滿滿地把知識和正能量傳遞給學生。
4. 有靈氣 作為老師,應該多多體驗生活,多感受生命的無常與可貴。多親近大自然,體會大自然的規律與變化。用心感受每天經歷的點點滴滴,通過覺察自己,有意訓練自己的感知能力,能迅速捕捉和捉住信息。
5. 有智慧 智慧的語言才能體現魅力,通過不斷學習,不斷覺察和反省,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使自己的語言充滿智慧。
一個充滿智慧,語言有魅力的老師,他的課一定是有美感的,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多一些這樣的老師是學生的幸運,時代的幸運。
參考文獻:
[1]守護心靈的家園——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100問.
作者簡介:
朱亞洪,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成章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