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玩教具是指在兒童教學中的玩具與教具,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親密伙伴。利用玩教具進行游戲活動是兒童的天性,玩教具和游戲活動反映了兒童特有年齡段的特有的興趣、需要和學習的特點。合理的使用玩教具可以更加有效的幫助聾兒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本文提出玩教具在聾兒語訓教學活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倡導在聾兒語訓中要充分發揮玩教具的重要性。
關鍵詞:玩教具;聾兒語訓;重要性
一、 玩教具的概念
“教具”是指:主要用來輔助教學的用具。
“玩具”是指:用于孩子們在生活中玩的道具。
玩教具是指兒童在游戲和學習生活中使用的玩具,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金屬、布、塑料、木材、紙張等等各種用品,依據特有的設計要求,通過工業化生產加工或者手工制作而完成的,形態有立體的、平面體的。聽障兒童在利用玩教具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更好的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而且還能認識世界,培養能力,實現身心發展。對于聽障兒童來說:玩具也是教具,教具有時亦是玩具。
二、 玩教具在聾兒語訓教學中的重要性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游戲是兒童的生命,玩具對于兒童有直接的關系,很有討論的價值。玩具不僅僅是供兒童玩笑的、快樂的,實在是含有科學游戲的性質?!蓖娼叹弑旧砭邆涞闹庇^具體形象和可動手操作的特點,正好彌補了聽障兒童在以目代耳的情況下,對直觀形象的事物記得快,卻對語言材料記憶困難的弊端。通過玩教具輔助教學的方式進行語言訓練比單純的進行語言強化訓練更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被聽障兒童所接受。聾兒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決定了玩教具是聾兒學習的適宜性“課本”。玩教具會使聾兒的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有趣,是聾兒語言訓練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對聾兒的身心發展、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獨有的效果和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 玩教具能促進聾兒主動學習
“玩”是兒童的天性,對于他們來說,“玩”往往意味著“玩教具”。無論是健聽兒童還是聽障兒童,當他們在玩耍的時候,總能散發出一種天真爛漫、快樂無比的童趣。然而,玩教具是他們游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它是游戲順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充分尊重兒童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兒童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兒童的知識除了靠自己的思索去獲取外,更多的需要老師的引導。每一位兒童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要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老師只是他們學習的引導者。所以,在聾兒語訓教學中,能否讓聾兒做到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玩教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聾兒由于他們的聽力、言語上的障礙,在學習中會出現詞匯貧乏、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等問題,加之他們要非常專注地聆聽和觀察,容易出現疲勞、注意力渙散等現象,所有這些困難很容易使聾兒在語訓教學中失去興趣、主動性、不能專心聽講、甚至厭學。而玩教具的出現會讓聾兒在語訓教學中變得輕松,不再枯燥乏味。色彩鮮明、外形有趣的玩教具能迅速引起聾兒的注意力,從而促使他們主動的學習。例如在聾兒《認識蔬菜》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讓聾兒盯著書上或者屏幕上的圖片進行認知、學習,很容易使聾兒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動等現象,但實物教具“西紅柿”、“土豆”、“黃瓜”、“茄子”的出現會讓他們的好奇心增強、求知欲望濃烈,他們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因此,以玩教具促使聾兒主動學習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聾兒學習《好心情壞心情》一課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以故事教學的形式創設情境,運用故事教學,大量的故事圖片形象直觀、容易理解。故事通過主人公“開心豬”由壞的心情變成好心情的過程,啟發聾兒如何積極的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選擇適合的方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單一明確的故事主題、豐富有趣的故事情節和色彩鮮明的圖文結合,使聾兒易于接受和理解。鮮明突出人物的形象,又能使聾兒分辨出誰的心情好,誰的心情壞。生動淺顯的語言,更便于聾兒理解、記憶和模仿。多媒體圖像、動畫的結合,讓聾兒的視覺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吸引了聾兒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 玩教具在聾兒語訓中的意義
由于聾兒的身體特征、心理特征,玩教具與聾兒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在聾兒語訓教學中,玩教具的使用對聾兒的聽力語言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聾兒的語訓離不開玩教具。聾兒同其他健聽兒一樣,都好動、好玩、好表現,對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較感興趣。少數的聾兒由于緊張、膽小、受約束等一些因素,會使他們不敢開口表達或難以開口表達,逐漸變得自卑、自閉。而玩教具的出現不僅幫助聾兒走出自卑、自閉,為聾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聾兒在輕松快樂的玩教具教學中開口說話,讓聾兒的語訓教學變得輕松有趣,不再枯燥乏味,把復雜抽象的事物變得簡單具體,讓聾兒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聾兒變強化記憶為趣味記憶,形象系統的發展了聾兒的語言能力。其次,玩教具的使用給語訓老師的教學帶來了便捷,讓課堂氛圍充滿了活力,使教學內容更豐富、全面,有利于聾兒更好地接受,使語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使用玩教具,就能發揮其教育價值、實用價值,更好地幫助語訓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展示教學成果。
五、 總結
聾兒的語言康復是一個漫長的、復雜的過程,需要時間、精力、人力,更離不開語訓老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和玩教具的合理使用。魯迅先生說過“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玩教具在聾兒手中玩耍、操作,不僅使他們擺脫枯燥乏味,獲得快樂體驗,同時也是他們認知、學習、探索的過程。
總之,語訓老師要遵循聾兒身心發展規律,充分發揮玩教具在聾兒語訓教學活動中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讓聾兒在輕松快樂的玩教具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促進聾兒全面的、協調的、富有個性的發展,幫助更多的聽障兒童能夠無障礙與他人進行交流,早日回歸主流社會。
參考文獻:
[1]楊艷.如何恰當地使用玩教具促進教學[J].教學研究,2009,(16).
[2]馬穎.游戲在聽障幼兒語言康復中的價值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呂健,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盲聾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