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寶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的為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從而為學生在下一個階段接受高年級的信息技術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研究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淺談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建議,從而使得教師教學質量更加高效,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以班級授課形式為主,所以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戰場。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當以正確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教學智慧和教學策略,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恰當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教材,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多數學生在初中學習了三年的信息技術,但到畢業仍不了解電腦的基本組成部分,只是精通了一些電腦游戲。這并不是我們理想的信息技術課堂,也不能讓學生明白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有的學校甚至為了提高中考的升學率,刻意減少這門課的課時,取而代之的則是語數外這些“主科”。不論如何,我們教師和學校都應該明白這門課程開設的意義是讓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為了中考而讓學生成為考試機器。一來,我們目前正處于信息化時代,學生必須要接觸到外界傳遞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以豐富自己的見識;二來,學好信息技術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助,有可能影響到今后職業的選擇乃至整個人生方向的選擇。所以,教師在此期間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必須讓學生清楚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并且有興趣、有信心,認真、自主地去學習。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策略
1.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當學生徹底清楚了課堂的真正意義之后,那么,接下來的重點便是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課堂的教學方法便顯得相當重要了。教師應當刻意地營造教學氛圍,運用教學道具進行精心設計,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行教學。
比如在學習“初識電子賀卡”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這樣就能營造出一個團隊合作的氛圍。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采用PPT軟件、畫圖軟件、Flash軟件設計電子賀卡,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參與者、合作者,負責維持秩序,解決疑難。這種積極的、和諧的課堂環境,能夠使學生專心聽講,踴躍參與,從而使得學生產生滿意、愉快的情感體驗,這樣的環境下,才更加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
2.化難為簡,保持興趣
信息技術課程中具有復雜的語言設計和專業名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化難為簡,運用自己的智慧將課程的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化,這樣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
比如在學習“設計封面”這一個章節的時候,重點是學習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使用,并利用Word軟件制作封面。對于剛接觸Word軟件的初中生而言,肯定是一頭霧水,在這個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利用PPT課件給學生演示教學內容,這樣在一遍遍的演示下,化難為簡,將Word軟件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給學生講解Word軟件,換一個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Word軟件就是一張紙,一盒彩筆,由我們規定的意境設計一張畫。”這樣可以使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起來,這體現了教師的智慧。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課程教學變得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化難為簡,讓學生能夠充滿求知欲,從而不僅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還能夠使學生保持學習信息技術的好奇心。
3.加強教師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
自我反思的意義在于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其真正的意義在于促使教師能夠自覺地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觀察、總結,爭取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發揚自身的優秀之處。是否有效地進行自我反思,反映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是否具備對教學行為改善的意識。一名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應當采用教學日記或者錄像等形式,形成真實的課堂教學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與其他同事、學生交流和溝通,通過反思得到的反饋信息,進而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教學的重點不應該在升學率,而是讓學生具備處理信息技術問題的能力,旨在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發揮教學智慧,趣化教學課堂,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充分信任學生,將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地探索知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有效地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才能夠真正地帶領學生進入信息技術的學習,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呂伏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注重即時評價[J].學周刊,2012(1).
[2]李倩.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