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學門學科的學習,對于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培養發散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具有極大的幫助。數學核心素養下,不僅僅要求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要非常扎實,還要求學生要對知識做到靈活運用,用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本文著重講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以及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方法,旨在對更多初中教學提供有效的依據。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初中生;問題解決能力
引言:
當前初中課堂依然存在一些教學弊端,使用著不合理的教學手段,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抵觸情緒,更會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升,這與培養全能綜合型高素質人才這一目標相違背。因此,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更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讓學生與數學核心素養內容不斷靠攏,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意義深遠。
一、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
1、數學抽象
數學抽象旨在讓學生根據事物的表面以及各屬性,舍棄事物的物理性質,形成一種抽象化的概念,這種概念包括對事物的數字描述以及圖像描述,從而確定事物的基本數據,一般用數學語言或數學符號對其進行概括總結。培養數學抽象有助于學生從各方面觀察、了解事物,從而探究事物本質,并且對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是一種提升。
2、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其本意是讓學生對于任何事物都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一種現象或性質,推理出其他事物的現象或性質,找尋規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的觀察推理能力。
3、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旨在讓學生使用數學語言對實際事件進行抽象描述,得出數學結果,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將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的創造力、洞察力、數學語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升[1]。
二、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課堂不互動
目前大部分初中數學課堂氣氛沉悶,課堂很少有互動,教師在講臺上有條不紊地講著知識,算著例題,全然不知臺下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剛開始有很多學生在認真聽講,由于有很多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對于知識沒法迅速理解,需要教師從側面對知識進行梳理講授,但是教師不和學生互動,不清楚這部分知識哪些學生聽懂了,哪些學生沒聽懂,從而造成學生學習效率越來越低。
2、不結合實際生活
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課時,講的知識大多都局限于課本,例題也缺乏代表性,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夠緊密。在長時間的知識灌輸下,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疲倦,對單調的知識有了“抵抗力”。而且知識不聯系生活很難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無法將知識聯系到生活中,從而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2]
三、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學活動的開展方法
1、課前預習,設置問題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下節課內容進行預習,并且設置一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興趣。
例如在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式子,比如“ ”,讓學生首先對式子產生好奇,從而在課前預習這章節內容,得知同底數冪的乘法規則: ,就可以運用到黑板上的計算式中了。而后在課堂上教師對這部分內容再進行講解時,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很多,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聯系生活,培養能力
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如果不結合生活實際,學生很快就會對枯燥的知識講授感到煩躁,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把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你們有沒有打過羽毛球。在體育課上大部分學生肯定都打過,在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后,教師可以引出問題:大家想打羽毛球的時候,體育老師需要去附近的商場購買羽毛球,剛好有兩家商場在搞活動,A商場所有的商品打9折,B商場買一副羽毛球拍送兩個羽毛球,其中球拍都為30元,羽毛球為3元。目前體育老師需要購買十把羽毛球拍,一把球拍配兩個羽毛球,那么,在哪家商場買更劃算呢?由于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就需要用到羽毛球,因此會對題目產生興趣,從而分析題目,進行運算。由此也讓學生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兩種優惠方案時,通過分析計算就可以得出更省錢的方案,鍛煉了學生在生活中善于思考問題的能力[3]。
3、思考生活,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會學到概率問題,而概率問題正好運用到很多地方。在我們學習“概率初步”時,就可以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思考。眾所周知,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涉及到各行各業,金融、醫學、氣象等等。在課堂上教師先向學生拋出問題:如果你家附近的商場在搞活動,支付一元錢就可以獲得一張1至1000中的一個數字,在發片發完后,隨機進行數字抽取,如果抽到的數字與你手中掌握的數字相同,你就可以帶走一臺價值1000元的家用電器,那么你覺得你獲獎的概率有多少?由于是抽獎問題,同時也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而后再對知識進行梳理講解。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此知識產生興趣,還能讓學生之間針對問題進行溝通,大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課堂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要善于聯系生活,讓學生針對具體的事來進行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質,從而養成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問題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能力,并有效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韓朋朋.培養問題解決能力,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12):75-75.
[2]楊昆華.重視“問題解決”,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7(12):37-38.
[3]王國堅.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6(96):41-41.
[4]王燕.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6(12):70-72.
作者簡介:
李艷紅,1988.08.26—,女,漢族,籍貫:山東濟寧,研究生,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柳泉路淄博第十一中學,職務:初中數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