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玲
摘要:2003年畢業就一直在綠色草原學校小學部任英語教師,也從沒有想過會擔任班主任。因為小學班主任一直都是由數學和語文老師擔任。我教一個“小副科”每天寓教于樂,學生沒有壓力還比較喜歡我。2012年,因為種種復雜的原因我成為了小學第一位英語老師任職班主任。這個班級極具特色:三年級的學生,老師去上課都視而不見,玩的不亦樂乎;老師在前面講課,后面幾個學生已經扭打成一團,而且是有不同的戰營;直立行走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2014年是我接手的第二個班級從五年級開始帶,一直做班主任至今成為初中的班主任。班主任是最小的“官”,因為除了身兼保姆、保安加偵探數職以外他沒有什么生殺大權;又是最有權力的“官”,因為他會影響孩子前行的腳步,經過幾年的經驗總結,我認為可以從思想矯正、成長關愛、課堂學習、家校溝通幾個方面努力。
關鍵詞:班主任;老師;學生管理
班主任是學校里面最小的細胞。班主任工作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記得是在新聞上看到美國媒體對于校車安全的評論:也許我們的校車里坐的某一位會是將來的總統。所以我們要小心呵護每一個心靈,守護學生的每一個小小夢想,甚至于孩子對于未來的期待。我想是因為我做到了下面的幾點:
一、做一個思想的塑形師。
2012年,我接手的第一個班級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整個班級沒有優秀生,打架、罵人、不思進取,撒謊、欺騙,好像所有的貶義詞都可以在他們身上使用。常常是任課老師進班級了,可學生卻忘乎所以的在地上打架,小小的眼神里充滿了成熟的不屑與無畏。恰好我又有一種遇強則強,遇鐵成鋼的性格,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首先必須確立自己不可撼動的威嚴,從最淘氣的孩子入手。我發現他們雖然頑皮,但也有小小的渴望:希望別人注意自己,認可自己。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存在感“吧!我分別去了“六大金剛”的家中家訪,不僅和家長聊天,也和孩子溝通,最讓我感動的話是家長說:“吳老師,您剛進來時,我心里咯噔一下,每次老師打電話都是告狀的,沒想到聽您一說,我兒子也有優點!”是的,我這次家訪就是提前仔細觀察這幾個孩子,發掘他們的優點,然后告訴家長和學生自己,讓他們信任我,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讓他們有一個新的開始!
我帶的第二個班級是從五年級開始,因為師生合作默契,所以在管理局期末抽考中成績突出,我隨著學生一同升入了初中部,繼續任班主任。但慢慢長大的孩子有了不同的人生觀,我更小心謹慎的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我不想急于告訴學生長大是什么樣?我只想讓他們盡情享受在校的快樂,我只想我的班級里洋溢歡聲笑語!學習固然重要,但是陽光的性格更可貴!我的班級有兩名智力缺陷的孩子,但全班沒有一個人嘲笑她倆笨或者傻;在班級勞動中都互相幫助,從不斤斤計較,常常是干著活還傻笑著。就是這樣積極、健康、陽光!因為有他們,我驕傲!
二、做一個成長園藝師。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所謂“身高為師,學正為范”。初中生面臨中考的壓力,而學生之間也確實存在智力的差異,所以我們不能用相同的目標,相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這樣班級有極強的向心力!今年入冬以來雪特別大,每次班級分擔區的掃雪都是學生自己組織,每次都干的熱火朝天,看著他們累得紅撲撲的小臉,我都很心疼,看著他們亮閃閃的眼睛,我總覺得應該和他們一起做點什么?“堆雪人”!全班分成六個組,各自準備裝飾物,經歷了一節課的大奮戰,終于六個兵馬俑整齊劃一的排列在我班級的分擔區內,學生還細心的在雪人身上刻上“七年級”,滿臉洋溢著自豪!我認為優秀的園丁不是能把滿園的花草修剪平整,而是讓不同的花草盡顯妖嬈,爭奇斗妍,各有所長。我愿做這樣的人:成長的路上,我陪伴你們!
三、做一個靈魂引領師。
班級是學生生活的主要陣地,只有良好的環境才能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班級才具有持續的爆發力,才能爭創優秀班集體。我帶的班級都是從行為習慣入手,首先要干凈整潔,書桌里的書本要求擺放整齊,書包、筆袋也要井然有序,最重要的一點要求是必須用鋼筆書寫,絕不可以用碳素筆書寫。
在尊重學生心靈成長和性格發展的基礎上,需要包含常規、紀律、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內容。比如常規上細化到人責任制,兩操的要求,做到言行得體;學生下課后出去玩就把椅子退回到課桌下,這已經成為每個學生的習慣動作,是潛意識的動作。學習上注重課堂的參與,加強團隊的幫扶與合作探究。全班分為六個小組,每位學生各司其職,查漏補缺,做到學有所成,班級的自習課學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每天利用課前的一些時間由學生講解難題、答疑解惑,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加強,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生活上規范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相處,做到和善待人。
四、做一個天使守護師。
班主任的角色既是嚴師又要是慈母,學生的心靈成長除了需要必要的準則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得到溫暖的關懷。大棒與懷柔并存,寬嚴相濟,才是一個班主任成功的法寶。能夠真正關愛學生的班主任往往會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支持。我現在帶的班級在五年級接手時,有一個男孩叫劉天意,他除了英語其他各科都是優秀,而我就是英語教師,我找他談了兩次,每次上課都注意他的表情,看他是否聽懂,課間就找他背單詞,練語法,經過一個學期,終于在期末測試時名列全局前100名。
關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擁有心靈的緩沖地帶,能夠進行自我的調適。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需要正確對待。
五、做一個智慧的談判師。
父母才是孩子永遠的班主任,又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而只有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為家長所理解而得到家長的鼎力支持,正所謂“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我現在帶的班級在小升初的考試中,成績斐然,可謂是頭頂榮譽的光環!如此高興的事我招集了所有的家長來分享。有的家長路途遠,騎摩托車用了一個多小時來開會,欣慰已經讓他們忘記了一路的勞累!
在班主任的路上走了四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曾經有學生因不理解而生的怨恨,曾經有家長因不滿意而惹的麻煩,可是我也捫心自問:我是否能輕視班主任應承擔的責任?我是否可以放棄一位師者應具有的職業道德?不能。在未來的路上,無論鮮花還是荊棘,我都義無反顧。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對班級管理這門藝術的探索,我還在路上,在學生成長的路上,我陪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