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人美版、蘇教版等各版本教材均適當加入了泥塑的教學內容,泥塑教學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于多數農村小學而言,開展泥塑課程較為困難。鑒于此,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問題提出一些意見,供以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泥塑教學;困難;解決辦法
一、“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學校各類設備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并且由于經濟、環境的限制而缺乏專門的美術教室。大多數農村小學只能夠為學生提供普通教室,并且沒有能力提供泥塑課程需要的一些材料,如:泥板機設備、拉坯機設備、練泥機設備等。[1]
解決辦法:
其一,學校可以采取“合理替代法”,農村小學沒有過多的經費來為學生建設專門的美術教室,而結合泥塑手工制作課程的特點可知,泥塑教學需要專門的教學場地,因此,可以選擇可替代的場所進行教學。
其二,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學校可以適當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親近大自然,在自然界中學習。宋代著名詩人張道洽曾經說道:“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大自然界中到處都是知識。一般情況下,農村的一些土地是具有粘性特點的,可以用于泥塑手工制作。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活動范圍之中采集田間泥土,并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泥塑手工制作。[2]
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用用具之困難及解決辦法
在城市小學之中,教師在實際進行泥塑教學之前,通常都會準備好相應的教學用具以及課堂示范作品,比如:壓棒、一些泥工雕塑品(課堂中的示范作品)、彩色橡皮泥、專門的泥塑刀、等等。讓學生直觀了解泥塑作品的制作技藝,讓學生能夠自行總結泥塑作品的一些基本特征。然而,這些教學用具以及示范作品對于城市小學而言非常常見,也比較容易采集,但對于農村小學而言,采集這些教學用具以及示范作品就存在一定難度。
解決辦法:
農村小學教師在準備教學用具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在農村常見的工具來替代專業用具。比如:收集一些簡單的泥匠工具、筷子以及鐵絲等,這些材料在生活里比較容易收集。[3]
而課堂中的泥塑示范作品,教師可以采集家里現有的各類裝飾物品、泥塑動物玩具以及陶塑動物玩具等。為了保障泥塑示范作品的多樣性,教師還應該讓班上的學生進行范作采集。對于部分條件較好的農村小學而言,教師在進行泥塑教學范作展示的時候,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而能夠直觀、清晰地展示作品,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泥塑作品的基本特征,對推動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生在學習中應用材料之困難及解決辦法
學生學習泥塑手工制作,必須具有相應的工具與材料,如,簡單的泥塑工具。對于一些經濟水平低、交通不發達的農村小學而言,大部分小學生不能夠及時到商店購買泥塑材料,這樣就導致泥塑教學存在問題,農村小學泥塑教學效率停滯不前,成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桎梏。
解決辦法:
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農村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結合自身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班上學生家庭的經濟水平,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來解決學生學習材料缺乏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讓家庭有條件的學生購買五顏六色的橡皮泥、泥工刀等較為專業的泥塑材料;讓家庭暫時沒有條件的同學準備一些具有粘性特征的泥土作為泥塑材料,并用叉子、削筆刀來替代泥工刀。幫助學生解決泥塑材料缺乏問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泥塑手工制作課程,保障泥塑手工制作課程的穩定進行。
四、“從教學方式的角度出發”——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當上文所述的硬件條件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就應該在此基礎上探討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農村小學的美術教師而言,由于受到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落后。農村小學泥塑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沒有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親自實踐的時間較少,長此以往,學生便會覺得泥塑手工制作課程枯燥無味,對泥塑課程的學習興趣逐漸消失殆盡。鑒于此,教師應該明確自身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結合當代學生的身心特點,豐富自身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泥塑教學活動的興趣。
解決辦法:
教師應該確保自身教學方式能夠體現出泥塑手工制作課程的趣味性、審美性以及創造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比如:觀察演示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小組協作教學法等,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靈活選擇教學方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將課堂還給學生,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教師在進行《捏泥人》的教學時,可以采取小組協作教學法,讓三四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創作出一個富有新意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綜上所述,小學泥塑課程是美術學科的核心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創造能力,還能夠拓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農村小學雖然經濟水平、教學條件比不上城市小學,然而教育平等,農村學生需要學習美術。鑒于此,農村小學負責人以及美術教師應該明確農村小學泥塑教學存在的種種困難,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困難,提高農村小學泥塑教學質量與效率,保障農村小學的美術教育能夠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乃煌.農村小學泥塑教學之困難與解決的辦法[J].小學時代(教師),2010(1):71.
[2]張喆.現有資源條件下農村小學美術課程實施的研究:以天水地區農村小學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趙秀蘭.農村小學圖書館開展讀書活動的困難和解決方法[J].辦公室業務,2016(7):15-15,35.
作者簡介:張笑天(1976.06—),男,漢族,甘肅省臨夏市人,大專學歷。
注:本文系甘肅省臨夏州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名稱:《探索泥塑對農村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學的影響》,課題批準號:LX【2017】ZD007。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