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
【摘要】本文論述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并建議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聽優質英語錄音,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并多創造機會訓練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A-0098-01
小學英語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聽力部分的教學不夠重視;學生易產生“聽不懂,不理解”等學習問題,長期以往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樂趣,聽力也成為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學生對英語聽力的畏難心理影響了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同時也阻礙了英語教學的開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具體如下:
一、優化聽力資源
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訓練尤為重要。高品質的聽力資源利于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首先,要保證聽力資源的質量。教師在課前需要精心準備聽力素材,挑選適合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的聽力素材。若聽力材料游離在教學目標之外,則只能達到豐富聽力詞匯、拓展聽力能力的作用,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有時,教師設計的聽力內容過于簡單或艱深,學生則容易產生輕視或畏懼心理,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在選擇聽力內容時,應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同時,在難度設計上應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聽力水平,在保證大多數學生聽得懂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地點撥,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聽力資源的音源品質也極為重要。教師常聽到學生抱怨聽力錄音不清楚,聽不清楚單詞發音或語速太快等問題……某些聽力錄音確實存在錄制音效差,如錄音背景環境吵雜,發音錯誤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教師自身的原因,如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不播放錄音材料,而是自己朗讀聽力材料,聽慣了老師的朗讀后,學生在播放英語錄音的考試中會出現難以辨析卷舌音、鼻音等問題。英語教師在日常聽力教學活動中應慎重選擇聽力資源,并鼓勵學生多次反復聽優質的英語聽力材料。
其次,要豐富聽力資源的形式。教師開展的聽力訓練應以課本及配套練習為主,形式也多為選擇題、配對題、填空題等。很多聽力資源形式重復單一且枯燥,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作者推薦教師通過播放英文歌曲、影視作品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鼓勵學生通過聽、看、模仿、表演等形式學習英語單詞與句子。此方法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也利于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課文也可作為聽力教學資源直接使用,如譯林牛津英語5B第七單元《Chinese Festivals》一課中介紹了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學生若熟悉課文的文化背景,教師也可先讓學生聽課文,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
二、創造英語語言及文化環境
交際是語言學習的一大目的,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工作。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提高英語聽力能力。那么,如何創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呢?首先,教師自己要堅持多使用英語進行授課;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教室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在班內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此外,教師還可以制定活動主題定期開展活動,如在西方傳統節日圣誕節來臨之際,可以適當地布置教室,并引導學生自發去搜集相關英文歌曲、文章、影片等,并結合這些主題組織學生開展小型交流會。這些活動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讓他們在相互交流、觀看影片中快樂地學習。
(一)聽、說、讀、寫緊密結合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
聽是理解和消化口頭信息的基礎。說的能力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提高小學英語聽力有利于說、讀、寫三項技能的發展。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略甚至割裂了說、讀、寫三項技能之間的聯系。例如,教師在進行單詞教學時,部分學生出現認識單詞卻不能準確讀出單詞或是會拼寫單詞卻不能正確聽讀單詞的情況……之所以產生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將單詞的音、形、義相關聯。
(二)培養興趣增加自信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興趣也是影響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要讓學生產生持久不衰的學習動力,教師必須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備課時需考慮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增添學習的樂趣與自信。
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學生則通過實踐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專項訓練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提升這四種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為在真實環境的語言交際活動奠定基礎,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責編 周偉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