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麗卿 王亞彬 高麗麗
摘要:職位分類是軍隊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石,是制定軍隊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據。美軍在職位分類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本文重點研究了職位分類的概念、重要性,詳細研究了美陸、海、空軍的職位分類體系。最后,就我軍如何開展職位分類工作提出了對策措施。
Abstract: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militar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ormulating milita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y system. The US military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for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udies the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army, navy and air force of US in detail.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work in Chinese military.
關鍵詞:美軍;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職位分類;啟示
Key words: US military;militar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osition classification;enlightenment
中圖分類號:E07?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4-0022-02
1? 職位分類的概念
職位,是組織要求個體完成的一項或多項責任以及為此負于個體的權力總和[1]。職位類別,就是根據軍隊不同工作的性質、任務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等為依據,對軍人和軍隊工作進行的系統分類[2]。職位分類就是指將適合分類的各種職位,按照職位分析和職位評價得出的職位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大小、所需人員的任職資格條件和職位價值序列而進行的職位類別和等級系列的劃分。并在此基礎之上界定各部門各職位的職能,控制部門職位數量和規模,規范、調整部門職位及相互關系的系列管理活動[3]。職位類別是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四個維度之一,見圖1。
職位分類的基本內容是:一是橫向分類,即將職位進行橫向劃分,分為若干職系、職組、職門。職系是指導一個職系中具有相同工作性質的所有職位組成。若干工作性質相近的職系構成一個職組,若干鄰近的職組構成一個職門。二是縱向分類,即縱向上劃分為若干職級、職等。職級是指工作性質、難度、責任、要求相同的所有職位。職等包括工作難度、責任、要求相同,工作性質不同的所有職級。職位分類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事”為中心,因事設人,因事定級,按事給薪,精干高效。
軍官職業化建設就是要從軍隊職能和軍官個體職位特點出發,將軍官隊伍科學規范、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軍官人力資源隊伍的整體凝聚力和戰斗力。職位分類是在工作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按照軍隊職位的工作內容、特征、繁簡難易、責任大小和人員必須具備的資格條件等因素,將軍官職位劃分為不同的專業類別,設定等級,并明確其職責的活動過程。科學的職位分類在軍官職業化建設中發揮著基礎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見圖2。
2? 美軍典型職位分類
2.1 陸軍和海軍陸戰隊MOS
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崗位分類采用軍事職業分類系統(Military Occupational Specialty,MOS),簡稱MOS系統。MOS將崗位分為四個層次(Kirin,&Winkler,2004):大類、中類、小類和細類。大類的劃分和歸類是根據在戰斗中發揮的功能確定的,共3個大類,分別是戰斗類(Cambat Arms)、戰斗保障類(Cambat Supports Arms)和戰斗服務保障類(Cambat Service Arms);中類是將各大類進一步細分,分類是主要依據是崗位所涉及的工作活動,共15個中類;小類,又叫“職業管理領域”(Career Management Field,CMF),是中類的子類,分類的主要依據是工作性質和特點,共33個小類;而細類是最基本的類別,即具體的軍事崗位。以美國陸軍士兵為例,士兵的軍事專業類別有近190個。
2.2 空軍AFSC系統
美空軍崗位分類采用空軍崗位編碼(Air Force Specialty Code,AFSC),簡稱AFSC碼。AFSC碼分類的根據是執行任務范圍和所需的技能、教育和訓練,AFSC碼分為軍官AFSC碼和士兵AFSC碼。軍官AFSC碼由4個字符組成,士兵AFSC碼由5個字符組成。當需要更詳細地標識職務或資歷時,可由AFSC帶一個前綴字母或一個后綴字母來表示。目前軍官的AFSC分為作戰、后勤、支持、醫療或牙醫、法律或牧師、采辦或財務、特殊調查、特種勤務和職務標識九大類專業。
AFSC碼于1954年開發以來,經過兩次大的修訂,分別是1993年和2009年。1993年的修訂是為了適應空軍大規模的改編,將軍官的AFSC代碼從216項縮減到123項,士兵的AFSC代碼從203項縮減到176項。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空軍決策權的不斷增強,職責范圍更加廣泛,任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都有所增加,AFSC專業界限逐漸變得模糊,原來的專業分類使許多任務難以完成,跨專業的分析和判斷技能需求明顯增加。為了應對上述變化,2009年空軍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通信專業代碼的調整,也是最大規模的人員變動。這次AFSC調整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新設置了賽博空間支持專業代碼,并將通信和信息相關專業轉向賽博空間支持專業。目前,空軍已有約4.3萬士兵和8800名文職人員從通信專業領域轉向了賽博空間支持專業領域。
3? 美軍職位分類的主要特點
3.1 擁有強大的網絡技術支撐
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適應崗位多樣化和專業化要求,美軍開始探索建立職位分類系統,海陸空三軍都建立起了各自的職位分類體系,但無不依托網絡技術支撐。
目前,各軍兵種都陸續形成自己獨特的分類體系或系統,如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軍事職業分類系統(Military Occupational Specialty,MOS)、空軍崗位編碼(Air Force Specialty Code,AFSC)、海軍應征人員分類(Navy Enlisted Classification,NEC)等[4]。
3.2 職位分類體系不斷調整與修訂
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修訂和完善。隨著軍隊任務、組織結構、管理方式和信息技術的變革,職位分類需要不斷做出調整與修訂。一段時間之后,總會有一些新的職位產生,也會有一些職位過時,因此,美軍適時地對職位分類體系和專業目錄進行必要的增減和修正。在1984-1997年間,美國陸軍的軍事專業類別大致減少了20%,海軍陸戰隊的軍事專業類別大體減少了13%,空軍減少了10%左右,而海軍的軍事專業類卻猛增了1/3左右。從2004年開始,美軍又開始對其軍事專業分類進行新一輪的重構,以簡化這一系統,主要是對某些專業類別進行歸并,或刪除過時的專業類別[5]。
3.3 每個職位有唯一的專業識別代碼
美軍給每個職位類別配備了唯一的專業識別代碼,不同軍兵種的軍事專業編碼系統是不同的。專業識別代碼由兩個數字和一個拉丁字母構成。如“13F”表示:野戰炮兵下面的“火力支持”的專業代碼,其中前兩位數字“13”是“野戰炮兵”的職業管理范圍代碼,而“F”則是野戰炮兵下面的軍事專業類別“火力支持”的代碼。
3.4 每個職位有詳細的任職資格說明書
每個職位都制定了任職資格說明書,描述該職位所需的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發展空間。任職資格說明書把一組職責與作業任務組合起來,設定為工作崗位,并把擁有這個崗位所必需的智力、品質與資格的人安置在這個崗位上,從而完成了“崗位需求”與“人員能力”的結合與匹配。
4? 我軍開展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職位分類工作的措施建議
我軍職位分類制度是一片空白,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必須統籌規劃,精心組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謀劃:
4.1 職位分類的指導思想:立足實際,著眼未來
長期以來,我軍實行軍銜制,軍隊職位分類思想尚未建立起來,因此,在起步過程中,既要借鑒外軍先進管理成果,科學地對職位進行分類,又要考慮我軍的軍情,特別是軍銜制在實際工作中的影響,充分論證,反復論證,使職位分類工作既能體現我國國情,又能符合現代管理理念,順應世界潮流。
4.2 職位分類的步驟:循序漸進,逐步完善
職位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特別是我軍從事軍隊人力資源管理的專家隊伍供給不足,開展這項艱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秩序漸進,逐步完善。軍官職位分類,既涉及部隊職能的劃分,又涉及每一位的職位的具體工作任務安排,類別結果將會既影響到部隊工作的整體效能,影響到每名部隊軍官的切身利益,進而又影響到其工作的積極性。因此,不可能一步到位,把職位分類全面推開,而必須循序漸進,逐步完善,職位分類流程見圖3。職位分類體系的建立要由粗到細,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最后建立比較規范的軍隊職位分類制度。
4.3 職位分類的領導:組建職位分類領導小組
職位分類的組織實施,必須成立職位分類領導小組,小組成員至少包括以下人員類別:軍隊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地方人力資源管理專家、部隊機關領導、政治部門、特定職位軍官代表及其他相關人員。
4.4 職位分類的方法:多法并用,操作性強
職位分類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觀察法、訪談法、實踐法、面談法、問卷法、典型事例法、功能性職位分析法、工作日志法、參與法等。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也有其各自的適應范圍,應根據具體職位的不同,選擇幾種方法同時運用,才能使收集的信息全面、客觀、準確、及時,為職位分類提供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胡君辰,鄭紹濂.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三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嚴劍峰.軍事專業分類體系在美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國防經濟,2010(3).
[3]陳巍,邵進進.關于推進軍隊職位分類管理的幾點思考.重慶通信學學報,2009(5).
[4]Johnnn C.,Zeianer J.,& Vladimirsky,Y.(1996). Developing classification-efficient job families using differential assignment theory techniques.Washington,DC: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Department.
[5]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Military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e,Washington,DC.22January,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