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瑤 房心悅 孫嘉瑤 高迪 徐嘉鑫
【摘要】關于學生外語能力的探索性研究國內外已經相當充裕。但是在目前的教學大環境和高考背景之下,學生的口語能力往往不作為考核的重點。因此對于口語的相關研究則相對來說數量較少。而口語交際能力正是語言運用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首先以我國學生外語學習的特點入手,分析我國學生的語言學習特點,并且在暴露出我國學生外語學習的口語學習欠佳之后,研究影視配音任務對提升口語能力的優勢,并且結合實踐,給出簡單的結論。
【關鍵詞】配音;學生;口語
【作者簡介】王珞瑤,房心悅,孫嘉瑤,高迪,徐嘉鑫,東北林業大學。
一、我國學生外語學習的特點
外語能力是我國教育教學之中最為重視的環節之一。我國關于外語方面的教學自小學階段便開始進行,甚至部分地區在幼兒園階段便有著簡單的外語教學。然而外語科目是一門綜合性的科目,需要讀寫聽說四項能力的綜合。
而根據我國的高考制度來看,由于我國高考注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往往會有一部分條件較為特殊的學生。比如先天性的失聰、亦或者各種條件造成的聽力損傷的學生,難以開展合理的聽力教學。除此以外,如落后山區等地方,學生缺乏展開外語聽力訓練的條件。往往缺乏專業的播放設備,缺乏發音標準的教師團隊,甚至缺乏可以進行聽力考核的教室等。
抱著照顧弱勢群體,推動高考公平的目標,為了照顧部分聽力不足,亦或者條件難以展開外語聽力教學的貧困落后地區,我國外語高考在考核過程之中往往對于需要經常開展專項練習的外語科目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通。在我國的很多地區,外語高考名義上雖然是一百五十分,但是對于其中的三十分聽力部分不要求作答,而是以剩下卷面成績乘以一點二五的方式來計算外語科目的總成績。
在這種考核方式之下,雖然對于部分落后地區,聽力能力不足的學生有所照顧,保障了教育考核的公平性。但是對于學生的整體外語成績有著一定的不良影響。由于高考制度的影響,在涉及取消聽力考核的地區之中,大部分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高考成績,抱著功利的心態對學生的聽力能力不做更多的要求,而只是偶爾進行錄音播放等,甚至完全不進行聽力教學。
而眾所周知,外語能力的學習離不開的是聽說讀寫四項綜合訓練。只有有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語境,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外語的學習效率。這一點已然成為了一種共識,從各個學校開展的外語角、外教交流等活動之中都可以看到各個學校對于英語聽說能力的注重。然而,在高中生之前的階段,缺乏合理的英語口語能力訓練實踐已經成為了日常。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學生的外語學習停留在卷面階段,會寫不會說,會看不會聽,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狀。可以說,我國學生的口語能力整體上來看有待提高。
二、影視配音任務提升口語能力的優勢分析
現下,大學生作為我國經濟文化建設的主要人才,全球經濟文化大交融的趨勢對于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要求普遍較高,影視配音能夠考察我國當下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方法的效果,以實驗數據為英語口語教學中配音方法的實用性給予證明,推進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并且為大學生在日常的口語學習中提供更加實用,高效并且有趣的途徑,為廣大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影視配音任務是一種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們口語能力的一種任務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參與程度高。影視配音任務是一種完完全全將任務主體交換給學生的任務類型。在過去我們嘗試過許許多多的口語培養形式,比如邀請外教進行口語交流,設立外語讀書角進行外語口語交流等。但是這些方式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歸根到底,這還是一種學生參與程度較低的任務活動類型。根據我們的調查,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與外教的口語交流過程之中,由于語言基礎較為薄弱,國際之間文化差異較大等種種原因。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交流難以順利開展。而又由于在兩人的對話之中,為了照顧學生方的語言水平,兩人討論的內容往往基于學生本來已經了解的知識和已經掌握的語言等。換言之,傳統的外教式練習只能是一種機械式的重復聯系,往往學生只重復自己所會說想說的話語,而不能夠跨出自己的認識區域,對于自己的薄弱點難以得到有效聯系。除此之外,學生在緊張的交流中往往忽視了發音、語調可以說,這是一種參與程度較低,不能夠稱為互動練習的練習方式。
而通過影視配音任務進行練習,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根據選取影視片段的不同,學生需要對于不同語境下、不同語氣下的人物語言進行表演性練習。從這個方面來看,學生往往需要 對不同環境下的語言特點都有所了解,對于不同的語法現象也有著嘗試性接觸。從另一方面來說,影視配音任務完全由學生自身完成,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從而避免學生“劃水”,“偷懶”等行為的產生。
2.內容趣味強。影視配音任務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內容的趣味性強。傳統的朗讀課本,背誦課本,簡單口頭交流等方式由于內容同質化強,甚至千篇一律,重復連連。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勢必會產生厭倦心理。而學習又是一個主動主觀的過程,倘若學生自身產生厭惡心理,則一定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增加學習之中的趣味性是研究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而影視配音任務則有著較大的趣味性,影視種類五花八門,各個學生都有著自己喜歡的影視類型。因此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之中選擇自己喜聞樂見的影視類型進行配音,從而保障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進行聯合配音等形式的任務,從而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推動同學之間的交流,使任務有著較大的趣味性的同時還對學生的交際生活提供一部分幫助。
3.教學效果好。英語是目前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已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重要手段。但本國英語學習仍以書面學習為主,口語教程往往跟不上國外的最新表達使用方法。影視化配音過程中,個人能夠了解學習口語的其他途徑,進一步調整學習方式。影視化配音數據能夠證明英語口語教學中影視配音的使用實效,并進一步推廣影視配音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使用,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更有效的口語學習途徑,同時提高學生交際能力,使英語口語能力的學習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在一定的環境之中,往往形成一種特定的語言形式。正如我們中國有著多種多樣的民族語言的地方方言一樣,外語也有著類型的特定語言形式。比如英文的“倫敦腔”,“美式發音”,日語中的“大阪腔”等。而在標準化教學的過程之中,我們所教授、學習的內容往往是以標準的“普通話”為主,甚至完全不提到語言內部的差異。而在真正的口語運用過程之中,我們所遇到的交流對象并非完全使用標準語言和發音。而這種差異是難以學習的。
然而,在影視化配音過程之中,隨著配音人物的身份、地位,所處環境等不同,配音人物本身往往所使用的語言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在進行影視配音的過程之中,學生可以涉獵多種多樣的語言類型,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從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
三、影視配音提升口語能力的實踐
為了增強研究的現實價值,本文進行了一定的實踐。首先選取了三十名具有一定口語基礎(通過CET4口語測試)的同學,并且聯系外教進行相關的評價。對于這三十名同學布置了一定的影視配音任務,主要內容有經典美劇配音等。任務頻率大致在每周一次,任務內容量大致在三分鐘左右。這項實踐持續實踐大約為三個月,具體實驗安排如下:
實驗對象:
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三十名同學。
實驗過程:
1.被試者加入統一的調研微信群,定時參與現場知識講解。
2.選擇多類型的影視片段,本實驗所選取的內容有:How I Met Your Mother 等一系列影視片段。主要選擇的依據是語速快慢不等,控制選擇文本難度等級小幅度遞增,喜劇悲劇等類型不等,以及電影、動畫形式不等。
3.參與實驗的同學進行影視片段配音,具體任務內容包括:短獨白,長獨白,短對話,長對話。在表演配音的過程之中要求情緒飽滿,動作流暢自然,語氣貼近原作。
4.在配音任務完成之后,進行播放,互評,自評,現場表演等多形式的總結與表演,并且對于自己所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反復性訓練,最終做到語言流暢,自然,語氣,語調,語言情緒,節奏都與原作相近。在相關專業老師的幫助下,收集數據,通過先前建立的衡量標準,比較三個月內被試著者口語水平總體提高的程度;對已取得的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建立電子備案。
實驗結果:
在大約三個月(每周一次,共13次)的影視配音任務完成之后,實驗結束,并且對于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的途徑主要通過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對于隨機抽取的十名參與實驗的學生的口語能力的語言流暢程度、語氣自然程度、語調擬合程度,節奏合理程度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的指標有“無明顯進步,有一定進步,有較大進步”三檔,參與評價的有中國教師,外國學生,外國教師,中國學生,參加實驗者五大類,共抽取十五人參與評價,其中參加實驗者中與評價對象不重合且無明顯的傾向關系。
本實驗共發出評價表格15份,除去對于十名評價對象的四個語言方面全部選擇“有較大進步”的評價表格以外三份以外,剩下的十二份作為真實程度較高和較有調查價值的調查問券之中,選擇“有較大進步”的仍占有絕大多數的比重,并且在“節奏合理程度”一方面取得了百分之百的回饋率。其他方面的結果顯示來看,平均實驗結果取得了在“有一定效果”以及以上的效果,僅有幾份調查問券出現了“無明顯進步”的回饋。
不難看出,實驗結果顯示:在實驗結束之后,各個學生都出現了明顯的口語能力提升。無論是從學生評價還是教師評價方面,這些學生的口語能力評價都大大提高。其中主要體現在語氣更加自然,語言更加流暢,無意義的語氣詞數量大大減少,口語等簡便語的運用更為頻繁等。整體來說,這部分學生雖然在詞匯量儲備等方面雖然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對于已掌握詞匯、語法等方面的運用更加爐火純青,流暢自然。
四、總結
基于實踐,我們發現了影視配音任務的確有著相當的教學價值。不僅僅對于口語能力方面,更對于其他方面的綜合運用有著相當的幫助。可見,結合影視配音任務的綜合性教學方式有著更大的前景。而研究、開發影視配音任務方式、平臺以及相關科技、設備的前景也有著較為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呂丹.英語影視配音對提高口語的作用[J].校園英語,2012(4): 141-142.
[2]賈冬玲.影視原文配音法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11):1-2.
[3]段淳淳.英文電影配音與口語教學淺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1 (03):133-134.
[4]崔志剛.談談影視配音[J].當代電視,2005(06):79.
[5]胡廣耀,張麗.從英文電影配音來提高高校英語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品牌,2015(02):219.
[6]陳文巧.影視配音翻譯探討[D].東南大學,2008.
[7]曹晨.英語原聲電影配音練習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
[8]劉宇.影視片段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