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峰
(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揚州 225600)
2018年智慧校園建設如火如荼,智慧校園環境下,我們擁有了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教學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作為傳統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怎么改變傳統,適應新時代的信息化教學要求呢?我覺得可以借助微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來進行改變。
微課資源是如何開發的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么是微課。
微課的定義: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利用多媒體技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時間在3-10分鐘左右的視頻短片。
微課的內容:一個完整的微課資源應該包含微課、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練習測試和教學反思等。
微課的類型:主要有講授型微課、解題型微課、實驗型微課、活動型微課、其它形式微課。
微課的特點:時間短、內容少、資源量小、資源使用方便、主題突出、簡單實用等。
微課的形式:主要有拍攝、錄屏、多媒體軟件制作或三者相結合的方式。
微課的制作流程:確定選題—設計教學過程—制作多媒體課件—確定表現形式—拍攝與制作—教學反思。
智慧校園環境下,微課制作已變得十分快捷方便,微課的制作、上傳、分享、反饋全部可以在線完成。比如優芽網就是一個很好的微課制作發布平臺。網站內置豐富的卡通人物形象和場景,提供常見動畫模板、圖像文本、旁白音效等教學所需資源。用戶只需簡單的選擇、編輯操作即可快速制作情境動畫,輕松實現微課創作,通過簡單編輯,即可打造個性化教學課件大片!
智慧校園環境下微課的開發已經不再是僅制作一個微課,讓學生看看而已,現在的微課不但可以進行互動,還能在其中插入練習,及時鞏固學習成果。比如泛雅學習平臺,不但支持在線編輯微課,進行簡單的截取、添加片頭片尾;還可以在某一知識點講解結束后插入練習,學習者只有完成試題才能繼續觀看其余的視頻,如果答錯,需要重新學習視頻,再次思考,直到答對為止。
傳統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以一講一練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存在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低下的缺點。如何改變老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感悟式的自主學習模式?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習效率?我覺得當前流行的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智慧校園環境下,微課應該如何應用呢?下面分別從課前預習微課的應用,課中微課的應用和課后復習微課的應用三方面進行探討。
課前預習微課的應用:按照傳統的預習方式,老師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學生翻閱書本、閱讀教材,完成預習任務。這種方式效率不高,老師上課之前無法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智慧校園環境下,老師上課前將微課上傳到信息化管理平臺,布置預習任務,學生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客戶端隨時隨地觀看微課,了解學習內容,熟悉重難點,將部分知識進行內化,順利完成預習任務。老師無需逐個檢查,即可在線監測學生的完成狀況。比如微課有沒有看完,看了多長時間,預習作業有沒有完成,質量怎么樣都可以在平臺上實時顯示。對于完成效果不好的學生可以提醒該生再次進行預習。如在講到計算機硬件組成的時候,可以將計算機主要硬件設備的組成、參數等做成微課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能初步了解各種硬件的外觀和性能,上課時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課中微課的應用:1、導入環節。導入時應用微課,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安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在《VB中的變量和數據類型》一課導入時,我播放了一段馬云年會表演的微課視頻(最后以字幕形式對馬云進行了簡單介紹),成功引入數據類型的概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新授環節。學生在理解概念上有混淆,單純教師講解難以解決的時候,則可以利用微課形式進行授課。比如《Flash動畫類型》一課中,講解不同類型的動畫概念及優缺點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講解。圖文并茂的微課視頻不但學生容易接受,還提高了課堂效率。3、小結環節。一節課快結束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概括和總結,讓學生將知識點進行內化。
課后復習微課的應用: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鞏固,很快就會遺忘,智慧校園環境下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了。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只要用手機或電腦打開學校信息化平臺,可以隨時觀看學過的微課視頻,既可以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所學知識。課后有效利用微課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成績,還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智慧校園環境下互聯網思潮洶涌來襲,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微課資源的開發促進了教師的業務能力發展,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微課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有效自主學習,是傳統課堂學習的補充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