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唐
(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廣州 510520)
班主任是從事思想教育工作、班級日常行為、學習、生活管理的指導教師,是學校、家庭、社會等各種教育的協調者,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學生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由于班主任在管理學生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班主任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所謂“勤”,就是“腿勤”、“嘴勤”、“手勤”。“腿勤”是勤到學生活動的各個場所(教室、宿舍、球場等處)去了解、關心學生。要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盡量解決他們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嘴勤”是勤和科任教師、學生科、校團委班委、團支部聯系,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紀律和日常行為習慣等情況,多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通過交談、批評,及時使學生受到教育;“手勤”是勤動手總結班主任經驗,勤寫信、打電話與家長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或勞動,要勤動手,為學生做出榜樣,只有做到了“勤",班主任在思想教育中才能取得主動。
“情”就是要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關心愛護學生,熟悉了解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班主任在學生未到校之前,就要抓緊時間翻閱學生的檔案,熟悉每位學生的名字、愛好、特長等基本情況。使學生一進校,首先見到班主任,而班主任不經介紹就呼其姓名,使學生驚訝,無形中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入學教育期間,以經常和學生在一起主動幫助解決困難,深人宿舍聊天或談心等形式,使學生消除遠離親人的孤獨感,很快熟悉、適應新環境,從心理上產生一種溫暖感、穩定感和歸宿感,師生間也初步建立了感情。正如人們所說:“惟有坦誠,心與心才能敞開,惟有親近,情與情才能交融。”只有深人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塑造個“慈母嚴父+朋友”的形象,才能在班主任和學生心靈深處架起溝通的橋梁。
“理”就是曉之以理,以理服人。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觀念,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通過校會、班會、黑板報、校刊、文藝晚會、知識競賽、球類比賽、參觀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寓教于樂,寓教于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解決好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求班主任平時要多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學生多做耐心的思想教育和啟發開導工作,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采取公正、客觀的工作態度,切忌簡單粗暴、主觀武斷的工作態度。
“自”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治能力。班主任面對四五十個性格各異的學生,怎樣引導他們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這就需要班主任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班、團干部和學生自己管理的作用。
首先,要挑選好班、團干部。班委、團干部形成班集體的核心。一個班級管理的好壞,班委、團干部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班主任對他們要多加指導,在工作中當好參謀。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專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他們提供鍛煉機會,增長才干,提高學生自治能力和自覺性,從而促進班級朝著文明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嚴”就是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學生應以教育為主、懲處為輔。教育是目的,懲處是手段。只有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才能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首先,班主任要熟悉學校規章制度和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在校期間要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和行為規范的教育,從而約束、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其次,班主任要健全和落實班級管理規定,根據本班實際,制訂適合本班實際的、切實可行的班規。用制度管理、約束學生的行為,同時,做到獎懲分明。
再次,在管理過程中,要“嚴”字當頭。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學生應一視同仁,不能因各方面表現好的學生違紀或有缺點就偏愛而姑息遷就,對學習差和經常違紀的學生,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粗暴批評。同時,要獎懲有度,對認真遵守校紀校規,表現好的同學要及時表揚、獎勵;對缺點毛病多的學生應耐心說服教育;對個別違章違紀和犯錯誤而又屢教不改的學生,應及時進行嚴肅處理。這樣,既維護校紀校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受到教育,達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醫”就是“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我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變化,經常會和學生進行談心工作。我們班級一名同學性格非常開朗,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有一段時間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成績也從之前的前幾名落到中等位置。作為班級的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之后便與該學生進行談話和交心。從和學生談心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學生的家長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學生因為家中的變故而無心學習、郁郁寡歡,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了解到這種情況之后,我與學生進行了深層次的思想交流,就離婚的問題給學生進行了剖析,并告訴學生,雖然家長因為感情的破裂而無法生活在一起,但是對于他們的孩子——你來說,他們從來不曾離開,他們依然愛你,他們依然是你的爸爸媽媽,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你因為他們而影響到成績。最終,經過與學生的談話,教師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之間從之前的師生關系進化為朋友和親人的關系。通過與學生的心理溝通,學生也打開了心結,成績逐步有所回升,慢慢地回到成績的穩定情況。
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尤其對于成績較差、心理敏感的學生,更是要看到其進步的一面,通過側面點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班主任是學生心靈的“雞湯”,是學生人生的指明燈,班主任要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呵護其健康成長,幫助其建立堅強的信念,頑強的精神,認識到自己正確的人生道路。教師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新方法,新技術,才能真正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也是較為繁瑣的工作,只要班主任有高度的責任心、真誠的愛心,做到“勤”、“情”、“理”、“自”、“嚴”、“醫”,就一定能抓出成效來。
[1]何錦發.現代技校班主任培訓教程[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02.
[2]袁榮親.成功從心理開始[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