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樂山市市中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四川樂山 614000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手段,目前,臨床上對甲狀腺癌治療已經達成共識,認為甲狀腺腺瘤切除后,應進行內分泌治療,部分患者還需要采取131碘內照射治療[1]。但對于良性腫瘤,例如甲狀腺腺瘤,手術后是否應采取內分泌治療,還存在一定分歧[2]。該文將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90例,對比甲狀腺腺瘤術后采取內分泌康復治療與不采取內分泌康復治療的康復效果,為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狀腺腺瘤的診斷標準,并實施手術治療。手術方法選擇:①腫瘤直徑<1.5 cm,行腫瘤摘除術,共27例;②腫瘤直徑1.5~3.0 cm,行葉次全切除術,共24例;③腫瘤直徑>3 cm,行患葉切除術,共39例。男性3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31.48±6.79)歲,腫塊位置:右葉 49 例(54.44%),左葉 36例(40%),峽部 5 例(5.56%);單發83例(92.22%),多發7例(77.78%)。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5)和對照組(n=45),進行對照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手術前,檢測患者的基本指標,T3、T4偏高 5 例(5.56%),偏低 21 例(23.33%),正常 64例(71.11%);TSH 偏高 21例(23.33%),正常69例(76.67%);吸碘率偏高 6例(6.67%),偏低 49例(54.44%),正常 35 例(38.89%);MCA(微粒體抗體)、TGA (球蛋白抗體)升高4例(4.44%),正常 86例(95.56%);131碘掃描:熱結節 3例(3.33%),溫結節 39例(43.33%),涼結節 18例(20%),冷結節 30例(33.33%)。
所有患者均已經過手術治療,觀察組術后進行內分泌康復治療,服用甲狀腺素片,40 mg/d,每日清晨口服;對照組術后不進行內分泌康復治療。術后前3個月,每月檢測 1次T3、T4、TSH水平,進行甲狀腺 B超檢查及131碘掃描,觀察其殘留情況;隨后12個月內,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12個月后,每年復查1次。監測患者T3、T4、TSH水平,根據其濃度變化,調整藥物劑量。對照組患者在檢查中發現有殘留甲狀腺腫大或形成結節,應按照觀察組治療方案服藥。
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康復情況進行隨訪,隨訪時間6個月~2.5年,平均(1.56±0.45)年。 對照組術后甲狀腺殘留腫大43例,其中Ⅰ°19例,Ⅱ°14例,Ⅲ°10例;術后 3~6個月,患者 T3、T4開始下降,TSH 逐漸上升;術后12個月后,殘留腫大93.33%,殘留腫塊66.67%;術后24個月后,殘留結節46.67%;對所有殘留腫大患者,采取甲狀腺素片治療,1~2個月后,腫大縮小;持續治療后,不再明顯;其中8例患者再次采取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經過內分泌治療康復效果較好(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情況[n(%)]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組織,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是維持機體新陳代謝、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兒童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引起呆小癥[3]。近年來,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研究認為,其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飲食習慣及碘攝入量有關。當機體內環境改變,需求甲狀腺激素增加,則會刺激TSH分泌,并作用于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容易引起甲狀腺濾泡的增生,形成甲狀腺結節。
目前,甲狀腺腺瘤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對于手術后,是否需要采取內分泌治療,還未形成一致意見。在該次研究中,對照組術后甲狀腺殘留腫大43例,術后 3~6個月,患者 T3、T4開始下降,TSH 逐漸上升;術后12個月后,殘留腫大93.33%,殘留腫塊66.67%;術后24個月后,殘留結節46.67%;觀察組患者經過內分泌治療康復效果較好。甲狀腺腺瘤術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有學者認為,其復發主要是由于甲狀腺腺瘤具有多灶性特點[4],一些微小病灶很難被發現,術后病灶殘留無法避免,從而增加了復發的風險。觀察組患者經過內分泌治療,并未出現復發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術后內分泌康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T3、T4、TSH水平,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能與一些患者術前存在甲狀腺功能不足有關,術后甲狀腺功能下降,T3、T4下降,TSH升高,并作用于微小瘤灶,促進殘留病灶生長,導致術后復發。根據腫瘤復發規律,也證實了這種觀點,殘留的甲狀腺在TSH的刺激下,逐漸形成增生、腫大,并進一步發展為結節、腺瘤,導致病情復發,在該次研究中,對所有殘留腫大患者,采取甲狀腺素片治療,1~2個月后,腫大縮小;持續治療后,不再明顯;其中8例患者再次采取手術治療。在以往的研究中,李建軍等人[5]認為,甲狀腺腺瘤術后復發,與甲狀腺功能不足及其多灶性特點有關,采取內分泌治療,能夠有效預防高TSH血癥,防止腫瘤復發,與該次研究觀點一致。
在甲狀腺腺瘤術后內分泌治療中,應注意甲狀腺腺瘤為良性腫瘤,TSH應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加強TSH水平檢測,確定治療方案。有觀點認為[6],口服甲狀腺素治療劑量應從低到高,逐步調整;也有觀點認為,該方法治療時期較長,應在初始采取即采取高劑量治療,縮短治療期間;在臨床治療時,應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判斷和選擇。告知患者長期內分泌康復治療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尤其是甲狀腺己全部切除患者,應終身服藥,進行替代治療;對于甲狀腺部分切除患者,應告知其終身行內分泌治療的重要性,如果患者拒絕終身服藥,應告知其可能出現的后果,并要求其在短期內維持服藥治療,直至甲狀腺組織功能恢復。在實際治療中,發現遵醫行為是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因素,因此,應根據患者采取的不同手術方式,有針對性的制定用藥計劃。
綜上所述,甲狀腺腺瘤術后應采取內分泌康復治療,防止甲狀腺殘留,病情反復;同時,應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講解,告知其內分泌康復治療對降低復發率的重要意義,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對于已經出現甲狀腺腫大或結節的患者,應及時采取口服甲狀腺素治療方案,避免進行二次手術。隨著對甲狀腺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為甲狀腺腺瘤術后康復治療提供了更全面的分析認識,并得到了循證醫學的支持,有利于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的科學化、規范化康復管理,使所有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術后內分泌治療。
[1]梁會杰,張名恢,劉宏飛,等.甲狀腺腫瘤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2):93-94.
[2]于志恒,劉守軍.碘攝入量與甲狀腺腫率的變化有無規律可循[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8):726-727.
[3]孫占勇.甲狀腺病人術后影響內分泌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調查[D].昆明:昆明醫科大學,2012.
[4]黃稻,ATA,NCCN及歐洲分化型甲狀腺癌臨床指南異同點和國內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5):407-410.
[5]李建軍,祝青,韓方正,等.甲狀腺腺瘤術后內分泌治療的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0(6):534-537.
[6]熱衣汗古麗·買買提,阿迪力江·買買提明,賽力克·馬高維亞,等.甲狀腺疾病837例外科治療分析[J].新疆醫學,2009,3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