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凱,王龍文
巴中市恩陽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四川巴中 635000
治療AMI的首選方式——PCI治療,該治療手段可以幫助患者盡早通暢阻塞的血管,有利于梗死心肌的血流灌注,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1]。目前,我國在行PCI后的常規護理僅僅是對術后早期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而忽略了行PCI患者的早期心功能康復,進而對患者的早日康復產生了影響。該文主要研究AMI患者急診行PCI后,施予早期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6月在該院接受PIC的AMI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71例,女性患者有59例,年齡45~70歲,病程3~15個月,根據心功能Killip進行分級:Ⅰ級68例,Ⅱ級5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在行PCI術后施予常規護理手段,醫護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發展以及并發癥發生率,12 h后手術時的側肢得以完全制動,患者在手術后必須臥床3 d,隨后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運動,指導患者的飲食、用藥、運動,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心理。
1.2.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施予早期康復護理[2],具體內容包括:①患者接受手術后4~6 h,必須臥床休養,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平躺,調整姿勢直至患者覺得舒適。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運動,例如術后6 h,醫護人員幫助患者按摩手術的穿刺點,進行主關節活動等。醫護人員指導患者行深呼吸,2次/d,正確指導患者通過多飲水有助于排出造影劑,并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康復指導,緩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②手術后的第2天,患者可以坐立在床上自行進食,剛開始時,可以依靠被子或是枕頭墊著患者的背部,讓患者的背部有所依靠,或是抬高床頭,指導患者主動翻身,采取半臥位的姿勢。患者進行呼吸鍛煉時,指導患者在呼氣與吸氣間持續緩慢,不可憋氣。指導患者于床上進行梳洗進食,告知患者飲食要均衡,多攝入維生素、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物,保證大便的通暢。③手術后第3天,指導患者在床邊緣懸垂患肢,5~15 min,3~4次/d,協助患者通過自行刷牙、洗面、吃飯、穿衣等日常事務來活動四肢,鼓勵患者依靠圍墻、扶手來慢慢行走,以不產生頭昏眩暈、心前區疼痛、心悸氣短、疲憊為佳。向患者講解AMI產生原因以及行PCI術后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在病房中,可以播放一些輕音樂,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①血流動力學:檢測兩組患者的心輸出量(CO)、平均脈壓(MAP)、心率(HR)。②護理滿意度:通過患者自行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來進行評估,分為3個等級:十分滿意、一般、不滿意。
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s),采用 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檢測,研究組患者術后的CO指標較參照組的顯著(P<0.05),HR和MAP在護理干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 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s)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s)
組別H R(次/m i n)M A P(m m H g) C O(L/m i n)研究組(n=6 0)參照組(n=6 0)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7 3.4 7±1 1.8 3 7 4.4 5±8.2 3 7 3.1 3±1 0.8 4 7 2.9 7±7.8 5 9 5.6 1±1 1.5 3 8 2.2 1±8.4 3 9 3.8 6±1 0.3 5 8 7.8 8±9.6 7 4.8 5±1.5 1 6.9 9±0.8 7 4.9 3±1.5 4 5.5 3±0.9 5
研究組患者中,術后腹脹患者有4例,占6.67%,穿刺點出血患者有1例,占1.67%,排尿困難患者有3例,占5.00%,腰酸背痛患者有6例,占10.00%,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參照組患者中,術后腹脹患者有6例占10.00%,穿刺點出血患者有7例,占11.67%,排尿困難患者有5例,占8.33%,腰酸背痛患者有8例,占13.33%,并發癥發生率為43.33%。研究組患者分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參照組的低(χ2=4.54,P=0.03)。
經過治療,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參照組的為80.00%,觀察可知,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參照組的高(χ2=6.55,P=0.01)。
PCI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灌注,降低血管狹窄的發生率,改善、恢復患者心肌功能。早期康復治療,可以促進患者周圍血管的擴張,增強組織血流的再灌注,有效降低血壓,進而改善心肌血流,使得心肌血供量得到增加。同時,康復鍛煉有利于患者的心肌收縮,促進靜脈血回流,促進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善。早期康復治療還包括了對患者心理上的疏導以及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緩解壓力,消除不良影響[3]。
該研究中發現:研究組患者術后的CO指標較參照組的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較參照組患者的43.33%低(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較參照組的80.00%高(P<0.05)。可以說,AMI患者急診行PCI后,施予早期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1]韓雅玲.《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正式發布[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6,31(6):315.
[2]顧淑芳,孫娜,連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患者術后早期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1):872-875.
[3]梁欣,楊蓉,何翠竹,等.早期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4(24):6858-6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