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慧+楊家敏+劉鑫
摘要:互聯網技術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背景。共享經濟不僅能夠節約資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價值,也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本文提出,政府應當努力完善法律制度建設,鼓勵企業創新,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社會背景。
關鍵詞:共享經濟;資源節約;互聯網
共享經濟最開始出現于美國,美國公民利用各種中介渠道來與他人共享閑置的房屋,車輛甚至是個體技能,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共享經濟也得到了迅猛的更新。在共享經濟依托互聯網技術不斷成長的同時,人們開始思考共享背后的經濟意義,各項社會資源的使用價值也得到了提升。共享經濟在住宿和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正不斷向食品、時尚、消費電子以及更加廣泛的服務業擴展,許多互聯網企業為人們提供共享或租用商品,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共享經濟浪潮已經來臨。
一、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特點
(一)充分借助移動技術
共享經濟充分借用了移動互聯網平臺,將各種商品、服務以及數據在不同的主體之間進行共享,這種經濟模式受到了諸多人的追捧。移動通訊技術是共享經濟成功運行的核心紐帶,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物品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借助第三方支付技術,共享經濟的支付模式更加簡便,操作靈活[1]。
(二)節約資源使用成本
共享理念提倡以租賃代替購買,希望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內在使用價值。通過共享服務,人們僅僅需要支付租賃某一資源的資金即可獲取資源在規定時間段內的使用權,當租賃時間到期后,資源閑置,其他人又可以通過相同的方式進行租賃,從而節省享受產品服務的成品,解決時下需求問題。
(三)增進人際交流
互聯網時代,共享服務通過互聯網社交、新媒體等平臺展開,而共享資源本身是一項門檻極低的服務,通過第三方平臺提供了信息發布中介,人們可以自由的扮演擁有者與消費者兩種角色。在未來,共享經濟模式更能夠通過靈活多變的社交模式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促使人們去結交更多的陌生人。
二、互聯網共享經濟對傳統產業影響
(一)傳統產業環境發生變化
共享經濟對傳統的產業環境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傳統的經濟交易模式下,供應鏈供需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了供應鏈的價值,對產業鏈也造成了諸多沖擊,產品的供需不平衡而造成市場價格不穩定,市場的公開有效性受到消費者質疑,除此之外,還會出現諸如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商品過剩的情況。但是共享經濟則能夠實現產品服務的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通過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促進新產業鏈的形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共享經濟能夠改變傳統的供應鏈合作方式,提高產業鏈績效[2]。
(二)更新傳統產業就業方式
在共享經濟體制下,人力資源的共享受到了歐美許多國家的追捧。在某些保險、財務行業,擁有權威資格認證的專業人士數量有限,因此各個公司愿意在不同的時間段“租賃”該員工的時間,邀請其為自己公司進行相應的服務,從而提高了高素質人才的使用價值,降低公司使用成本。目前來看,大多數參與共享業務的人,都擁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是將這些共享服務看成是額外的收入。這種雇傭模式,對于企業和個人都是有利的,企業管理可以更加靈活,企業規模與運營的調整可以更加便捷。
(三)改變傳統消費模式
共享經濟模式提倡以租代購,人們的消費模式也逐漸從一次性購買使用轉向多次租賃再利用。這對現有的企業制造生產以及消費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占有物品的所有權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指標,通過互聯網平臺,人們不需要購買產品既可以享受到產品的使用價值,降低了社會過度消費的頻率,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模式。
三、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發展建議
互聯網技術充分提高了供需雙方信息交流的對稱度,降低了共享經濟的服務成本,以其便捷性、低成本性受到了各個國家地區的重視。2016年以來,中國的共享經濟市場受到各方人士的追捧,各種共享物品服務層出不窮,為社會帶了新的商機,如何維持共享經濟的穩定發展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于中國而言,政府需要創新現有的經濟管理方式,我國在信用、稅收、安全等各個方面的政策均存在空白點。共享經濟是未來的重點經濟發展模式之一,只有積極修訂相關政策,鼓勵企業走向共享的模式,積極整合產業上下游供應鏈,才能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產業基礎。另一方面,也應當相關產業以及企業的創新發展,如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證明,在我國發展共享汽車的可行性較大;共享自行車在大學校園中隨處可見,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最佳選擇工具,政府應當鼓勵各種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為社會推出更多的共享經濟服務產品[3]。
四、結論
每種經濟模式都需要經歷從出現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已經為共享經濟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保障,共享的消費方式將會對未來社會經濟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共享經濟能夠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只有通過政策的規范,政府的引導,才能夠充分釋放共享經濟的活力,讓這一新興的競技模式健康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分享經濟發展報告課題組,張新紅,高太山,等.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現狀、問題與挑戰、發展趨勢[J].電子政務,2016(4):11-27.
[2]張紅艷,范嵩,王希,等.互聯網共享經濟模式分析[J].江蘇商論,2016(1):68-69.
[3]馮艷茹.分享經濟——互聯網技術發展背景下的商業新模式[J].時代金融,2016(17).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