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在在高中教育中屬于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良好的語文學習效果能夠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屬于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因此,為了能夠顯著強化學生作文的寫作能力,本文將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作為主要的論述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實用性;創新性
一、 前言
在高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作文教學始終都是一個重點的教學板塊,學生寫作能力的好壞將會對其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未能夠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致使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手段均比較單調,嚴重忽略了教學方式的實用性、創新性,最終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幅度降低,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增強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 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現狀
1. 教學模式落后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制約,使得大多數的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時仍然選擇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且嚴重忽視學生在教學中所具有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嚴重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使得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嚴重的打擊。
2. 學生作文真實性過低
現階段,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推廣,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整體發展。但是,受限于應試教育給予的枷鎖,在考試方面往往會要求學生闡述的作文內容均必須要積極向上,但是由于中學生社會經歷比較缺乏,使其所論述的文章通常是胡言亂語,內容極易出現套話、空話等現象。這種現象恰好能夠說明我國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嚴重缺少實用性和創新性。
3. 教學手段單調
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過于注重作文的寫作技巧,通過使學生理解一定的表達方式,然后再按照對應的作文材料來實施講解,通過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把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但是這種類型的教學手段過于單調,嚴重缺少創新點,從而導致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如今,隨著互聯網普及的范圍越來越寬廣,使得隨著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次數越來越多,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觀念,實時關注作文教學的動態更新,做到與時俱進,懂得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日常的教學中。同時不斷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利用情境教學、游戲教學、問題教學等手段實施于實際的教學中,從而充分刺激學生產生濃郁的學習欲望,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優化。
三、 加強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作文教學實用性的培養一般是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來制定相對的教學措施而開展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強化學生作文的寫作能力,同時能夠讓大部分寫作基礎良好的學生輕松地學習到寫作的重點、難點,最終有效增強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學懂寫作的技巧。
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學會找到寫作文章的亮點,如,一篇精彩絕倫的文章開頭能夠博取改卷老師的注意力,使得改卷教授有興趣去翻閱這篇作文,同時一個合理又精致的結尾也可以為作文加分,可以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也是俗話說的“鳳頭、豬肚、豹尾”。這種類型的文章通常都能夠獲取較高的分數。因此,教授作文寫作知識時,語文教師必須要將實用性作為主要的闡述點,對作文教學內容實施層次劃分。如,在進行開題演練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使用不同類型的作文題材,讓學生練習開頭寫作,從而可以讓學生不斷精煉自己的文章開頭,寫出精彩絕倫的開篇。
在作文實用性教學,其包括的內容不單單只有開頭、結尾的聯系,其涉及的領域是非常地廣闊的,若是從其他方面的角度來看,也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如,語文教師需要將類型不一的作文題材進行歸類,然后再一一對這些題材進行詳細的解析,從而學生能夠探索到存在于題材中的得分點和閃光點。通常情況下,象征性作文的表達方式一般是以敘述為主,從而能夠彰顯出象征性作文的中心思想。例如,《父親的肩膀》的教學中,這種類型的文章在要求上范圍較廣,能夠讓學生充分激發想象力進行創作。但由于這種類型的題目從本質上來講是屬于象征性題目,若是學生將父親的肩膀作為寫作的重點,那么內容就會比較地淺顯。這時候,語文教師可采取對應的措施對學生實施指導,從而讓學生明白肩膀代表了職責,也就是父親必須要履行的義務。當學生清楚這一切的來龍去脈之后,就能夠探尋出許多的話題,使得作文內容可以更多元化。
四、 加強作文教學的創新性
在日常的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實用性教學、創新性教學二者似乎存在著比較大的矛盾關系,但實際上二者屬于互補關系。往屆的高考中均會產生一些比較優質的作文,這些作文均能夠輕易獲取改卷教師的青睞,那么為何這些作文能夠獲取改卷教師的注意力呢?這是由于這些作文在表述方面均具備吸人眼球的創新性,因此,能夠令批卷教師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的創新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開展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比較強的寫作天賦以及豐富的后期的練習。因此,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懂得采用有效的方式鼓勵學生用突破常規的寫作方式,從而做到他人所不敢想以及他人所不敢做。當然,創新鍛煉并不是指讓學生沒有針對性、沒有厚實基礎地開展創新,必須要按照學生具體的學習能力來實施。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寫作創新性思維的培育,在進行提問環節時,應該盡量采用具有較強開放性的問題,以此有效指導學生能夠迅速尋找到答案。只有通過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顯著強化學生寫作的創新思維,使得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時能夠突破傳統形式,掙脫常規教學的束縛,最終創作出優質的作文。
總而言之,在進行高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千萬不可忽視作文教學的實用性以及創新性,不僅能夠使學生完全掌握寫作的技巧,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寫作的實用性,最終使得不斷創新寫作方式,進而創作出精彩絕倫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張健.提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與創新性的幾點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8):54.
[2]邱佰林.實用性和創新性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意義[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92.
[3]徐曉琴.基于實用性和創新性來分析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途徑[J].課外語文,2016,(21):80.
[4]楊文華.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2):82.
作者簡介:
桑立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