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妮
(咸陽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本文主要探究普通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學手段存在的問題,圍繞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創新數學教學的方法,更好的實現數學教學資源的優化供給。
普通高校數學教學方法仍以教師講授法為主,教學過程中未能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一方面教師的教育能力有限,未能根據數學教學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場景,不能結合大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需要開展數學專業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存在著嚴重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意識,為了強調課堂控制力,因此沒能充分的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不足,沒能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構建創新性的教學體系。第三,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主動性被高校教師制約,數學教學實踐性不足,教學理論性過強,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影響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例如,大一階段學生未能深入理解數學分析的實質,對常微分方程的理解不深入,無法運用復變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概率應用缺乏創新性思維,沒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基礎課程。
信息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高校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資源,但是也導致不少教師存在著濫用多媒體技術的現象。例如,有些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演示數學問題的推導與演算過程,雖然節省了教學時間,但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信息接受效率,不少學生跟不上播放過快的信息媒體視頻。還有的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未能有效的發揮微課與慕課教學資源的價值,不能構建課上課下的互動機制,沒能根據學生課下學習情況指導學生進行課上發問,導致教師制作的視頻課件對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不足,或者存在著信息媒體資源難度過大問題,或者教學資源不能吸引學生興趣。第三,還有的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互動,人機互動代替了師生交流,教師沒能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降低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有效性。例如,在組合數學與圖論教學中,不少教師沒能與學生圍繞著例題進行實踐性的探索,只用計算機演示推導過程,影響學生學習水平。
提高普通高校數學教學有效性,需要完善普通高校的數學教學體系,豐富普通高校數學教學方法,在信息化的環境下著力開展慕課與微課教學活動,注重在信息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廣泛的開展翻轉課堂數學教學活動。首先,運用信息媒體技術開發豐富的微課資源,實現對普通高校數學專業學生的課下指導,引導數學專業學生積極的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其次,注重以翻轉課堂的形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指向性,能夠根據學生課下學習的問題,教師通過信息化渠道掌握的學生自學性,在數學課堂上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在做到先學后教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的具體問題。第三,發揮信息媒體技術輔助作用,著力形成完善的師生課上課下互動機制,運用多媒體收集學生問題,在課堂提供豐富的針對性教學資源,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的數學思維成長需要。
提高普通高校數學教學質量,解決學生數學學習困惑,還要創新教學方法,切實把傳統的講授法與現代化的情境法、實踐性與項目法結合起來。首先,構建開放的教學環境,著力優化數學教學氛圍,在面向實踐、面向生活的大方向上,著力圍繞著實踐性、趣味性的問題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切實在職業背景下通過專業數學知識的傳授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其次,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圍繞專業問題開展項目探究教學活動,切實構建學生學習小組,運用集體力量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之間互動啟發思維,在具體項目中構建有效的師生聯系。例如,圍繞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題目,組織學生開展零件參數設計、截斷切割等設計項目,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第三,還要組織開展評價與反思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反思學習方法,達到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目標。
普通高校當前培養的是應用性專業人才,把職業化的應用背景融入到數學教學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性,全面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首先,注重通過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精神,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問題進行數學探索。其次,構建跨專業與跨學科的數學課程,著力運用數學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其它領域的專業問題,切實促進學生借助數學的思想來學習其它學科課程,例如運用《積分變換與場論》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決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專業領域的問題。
普通高校提高數學教育教學有效性,完善數學教學的方法體系,還要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豐富教學方法,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創新數學教學策略,實現技術、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高效整合與全面發展。